停滯9年的財富中心煥新為總投資51億元的青島涉外法務中心項目;延續13年之久的八大湖小區項目1033戶居民實現回遷;22年未解決的新貴都違建全部清零,存續20余年的泰州路臨建危房徹底解決、撫平了主城區的一塊傷疤……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中,市南區向轄區存續多年的歷史遺留難題出擊,優化了市民的生活環境,利用更新契機,導入引領性強的新業態、新產業,極大地提升了區域發展動能,精致城區建設實現新突破。
自2022年以來,市南區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為抓手,全域提升打造“高顏值”旅游環境,加快22個城市單元更新,更高標準建設“花海市南”,將城區建設做精、做細、做美、做韻。完成9處立體綠化、4處口袋公園、7條林蔭廊道建設、8個山頭公園整治,結合林蔭廊道建設完成200個節點建設,栽植、換栽各類草花約210萬株。建成全市首個社區音樂口袋公園和無償獻血主題公園,“花海市南”景觀梯次呈現。
據市南區城市管理局局長佟峻介紹,浮山防火通道(綠道)改造提升工程,新建1825米綠道已全部貫通,新增綠化3萬平方米,山林撫育18.8萬平方米,打造的是歷史、文化和主題特色鮮明的山頭公園,理念從市民公園向全域景區轉變。
已完工的城市公園建設濱海步行道提升項目,4對沿海一線(團島西陵峽路—奧帆中心西)的濱海步行道的游徑系統及其沿線的公共綠地空間實施提升改造,完成木棧道地面鋪裝3900平方米,護欄安裝1500米,目標是打造青島“百步一景”的濱海景觀帶,推動建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最美海岸線。寧夏路與銀川西路交叉口立交橋下口袋公園融合了石磨盤、拴馬柱等大堯村民俗文化,把城市歷史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公園建設,讓市民和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時感受到歷史文化韻味……整個市南呈現給外界的,是一個全域大景區的美好形象,這個全域大景區,在“西提東優”的總體思路下,突出全域融合發展,以濱海一線為紐帶,培育西部歷史文化旅游區、東部奧帆時尚旅游區,形成大旅游發展格局。這個全域大景區,正在變得環境更美、管理更優、成色更足。
“年紀大了,我們最愁的就是爬樓,”逍遙花園社區的周大爺說,“我今年已經75了,爬樓就跟爬山似的,現在有了電梯,以后也能經常下樓溜達了。
沒有電梯的老樓,幾十級臺階成為擋在老人面前的一座“山”,下也下不去,上也上不來。作為在全市率先開展老舊住宅電梯升級改造工程的城區,2018年10月,全市首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在市南區如意小區竣工投入使用。2022年,在對改造范圍充分摸排的基礎上,市南區形成了“城建指導、街道倡導、社區引導”的宣傳機制,既有建筑電梯加裝215部,走在全市的前列。
“改完之后,小區干凈又整潔,現在路修好了,路燈亮堂了,下水道也不堵塞了,小區環境煥然一新,看上去特別舒心!”居住在市南區金門路街道的袁智本拍手稱贊,“早晚上我們還能到小花園散步溜達,別提多好了?!?/p>
“面子”好了,“里子”同樣重要。智慧化改造是老舊小區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的重要舉措,是老舊小區改造的未來趨勢。市南區不斷提升老舊小區智能化水平,完善智慧社區功能。
新改造完成的武警支隊小區環境優美整潔,引入的智能安防設施,保障居民安保面面俱到、不留死角,確保全方位智能安防。實現監控全覆蓋,增加單元門禁,可視對講,智能道閘,智能人行門禁等一系列智能安防設施。還引入智慧終端、智慧消防系統、公共設施智慧檢測系統等,更好地保護小區的安全,家庭的安全,人身與財產的安全。配套智能垃圾分類投放點、智慧燈桿等智能服務設施,增設非機動車充電車棚,滿足居民更高生活品質需求。
拆除違法建筑、雨污管線改造、圍墻修繕、樓道粉刷、綠化整治、道路整治、節能保暖、加裝電梯、建設社區黨建用房、服務用房修繕、增加景觀風貌、體育健身設施及兒童活動場地,2022年以來,市南區老舊街區改造18個改造項目全部完成9個街道18個384棟居民樓,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受益居民1.3萬戶。補齊短板。雨污管線整治3.3萬米;圍墻修繕2.4萬米;302棟居民樓道粉刷完畢;綠化整治2.3萬平方米;道路整治14.4萬平方米。外墻加裝保溫層節能改造約90萬平方米;完善功能。建設10處社區黨建用房,增加景觀風貌14處,體育健身設施及兒童活動場地14處;打造樣板。沛縣路片區“先拆違,后改造”、增綠補綠、翻修擴建道路,打造三軸一心的特色建設。武警支隊小區,打造健身休閑場地、便民服務中心、強電入地、雨污分流、智能安防,形成“黨建引領+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小區”的管理模式,成為軍地融合小區的新典范。
停車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提升。停車設施擴容增效,2022年新增和釋放停車泊位1.25萬個,切實解決停車難問題,真正暖到群眾心坎里。六街口地下停車場、龍山人防停車場、禹城路人防改造停車場項目投入使用,有效緩解老城區停車難問題。推進全市“一個停車場”建設,智能化改造4個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開放共享16個經營性、2處住宅小區停車場,釋放停車泊位9000余個。
自2022年以來,市南區舉全區之力高標準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按照“更新拓新地、拿地即開工、開工即簽約、開園即滿園”的總體思路,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建立健全現代都市產業園體系,實現產業布局與項目謀劃并行推進。市南區搶抓國務院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結合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堅持引資本、引項目、引技術、引人才相結合,以產業為重點,以園區為平臺,以項目為支撐,加快22個城市更新單元建設,提質升級老舊樓宇50萬平方米,加快“E+航運科技產業園”、魯商中心等都市產業園二期、三期建設,高質量推進總投資372億元的179個城市更新攻堅項目,實現企業招引與項目建設并行推進,有效確保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為市南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引擎。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通訊員 王瑋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