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手機App彈窗關不掉?政策監管有新招

    移動互聯時代,即時通訊、網絡視頻、在線購物、新聞資訊等各類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滋生了種種亂象。近日,有關部門接連出臺相關舉措,開展專項行動、印發聯合通告,為App領域的健康規范發展加碼發力。

    App領域亂象時有發生

    關不掉的彈窗廣告、山寨App以假亂真、未經同意強制捆綁下載、難以卸載的預置程序……眼下,APP領域亂象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

    彈窗廣告是用戶遭遇的普遍問題?!癆pp投放廣告本身沒問題,但現在打開App都不敢動手機,因為有時候稍不注意晃一下手機,就跳進了‘搖一搖’廣告?!本W友“小花一朵”說。

    此外,有些App頁面里“關不掉”的廣告也實在令人糟心。不少網友表示遇到過“虛假關閉按鈕”,本以為點了關閉,實際上還是跳轉到了外部頁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中國市場上監測到的App數量為232萬款。海量的應用數量也給不少山寨App帶來了可乘之機。“有些山寨App圖標和正版App十分相似,一不注意就容易下載錯了,最終導致信息泄露甚至是經濟損失?!本W友“柒柒”說。

    黑龍江哈爾濱銀發網友吳淑琴說:“我們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很多操作都不熟悉,有些細微的操作也容易忽略,因此下載App的時候更容易遭遇捆綁下載。沒用的APP在手機里不僅侵占手機空間,還讓手機越用越慢?!?/p>

    一項針對手機預置軟件的調查顯示,62.21%的受訪者反映手機預裝軟件數量多且占用內存,自己日常很少使用,會刪除其中絕大部分。在預置軟件數量方面,有些型號的手機在出廠時就已預置了多達56個應用程序。

    業內人士認為,預置App不僅讓人眼花繚亂,大部分也缺乏實用價值。“刪都刪不掉”的預置App背后實則是手機廠家和軟件運營方的聯合操作。

    政策監管有新招

    近日,為規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深入治理App、小程序等應用程序亂象,進一步壓實應用程序分發平臺主體責任,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領域亂象整治”專項行動。

    此次專項行動加強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全鏈條管理,全面規范移動應用程序在搜索、下載、使用等環節的運營行為。其中,搜索查找環節將重點打擊“山寨App”、從嚴整治虛假排名、全面凈化頁面呈現、嚴格規范備案要求。在下載安裝環節,將集中整治強制、捆綁下載安裝;堅決懲處應用程序“掛羊頭賣狗肉”規避監管;嚴厲打擊以賺錢為誘餌誘導用戶下載。針對運行使用環節,將集中治理彈窗問題、嚴格規范功能設置、嚴厲打擊誘導充值。

    據悉,此次專項行動將以加強分發平臺規范管理為抓手,抓好重點平臺,對問題突出的應用程序分發平臺加大整治力度。

    為進一步規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保護用戶權益,提升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供給水平,構建更加安全、更有活力的產業生態,促進移動互聯網持續繁榮發展,工信部、國家網信辦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的通告》(簡稱《通告》),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

    《通告》明確,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應遵循依法合規、用戶至上、安全便捷、最小必要的原則,依據誰預置、誰負責的要求,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尊重并依法維護用戶知情權、選擇權,保障用戶合法權益。生產企業應確保移動智能終端中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置應用軟件均可卸載,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供用戶選擇。實現同一基本功能的預置應用軟件,至多有一個可設置為不可卸載。

    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針對App領域的各類亂象,有關部門一直在持續升級監管。據統計,從2019年12月至2022年10月,工信部累計通報了26批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逐一列出詳細問題,嚴格限期整改,并對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進行下架處理。

    針對用戶反映強烈的App開屏彈窗信息“關不掉、亂跳轉”問題,工信部在2021年全年累計開展12批次技術抽檢,通報了1549款違規App,下架了514款拒不整改的App。

    在涉詐風險提示方面,2022年11月以來,工信部反詐專班已在官方公眾號上發布了20多期涉詐高風險App名單,為廣大網友提示了包括以山寨App為代表的仿冒類詐騙以及彩票類詐騙、貸款類詐騙等多種App涉詐類型。

    經過多輪整治,App行業亂象已有改觀,但仍有部分軟件運營方、分發平臺通過“打擦邊球”或是一些違規“新花招”逃避監管。

    專家表示,App行業的規范和監管需推動各方實現協同治理,建立長效機制。一方面,App的運營、分發、使用涉及諸多環節,軟件運營方需以用戶為中心,依法依規安全經營;分發平臺要加強審核把關,設立準入門檻;用戶需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善用相關舉報平臺;監管部門則要嚴格監督,對相關亂象予以及時的指導和規范。另一方面,網絡世界發展日新月異,App領域的各類亂象也并非靜止不變。因此,要在協同治理的基礎上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既要抓落實防反彈,也要不斷甄別和應對新亂象,促使App領域真正實現健康規范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賽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