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債券存量規模逾1.26萬億元 我國綠色金融居全球前列

    原標題:最新數據顯示,債券存量規模逾1.26萬億元——

    我國綠色金融居全球前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其中,要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

    當前,我國綠色金融市場的全球吸引力、影響力正在不斷提高。最新監管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20.9萬億元,同比增長41.4%;綠色債券存量規模逾1.26萬億元,均居全球前列。

    環境優美的榆林市榆陽區榆溪河生態長廊(6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持續完善頂層設計

    先鋪軌道再跑車、持續完善頂層設計,這是我國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綠色金融的‘五大支柱’已初步確立,‘三大功能’已日益完善?!敝袊嗣胥y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前者分別是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環境信息披露、激勵約束機制、產品與市場體系、國際合作,后者分別為資源配置、風險防范、價格發現。

    發展綠色金融的目的,是動員、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同時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資。

    一方面,要解決“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明確標準才能促進規范發展。記者從監管部門獲悉,當前,我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正在穩步推進。除了此前已發布的4項標準,已有另外15項標準進入立項或征求意見環節,內容涉及多個重點領域。

    另一方面,要開展“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引導,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經過為期一年的探索實踐,碳減排支持工具已取得了良好效果?!疤紲p排支持工具有助于引導金融機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的各類企業提供碳減排貸款?!敝袊ど蹄y行北京新街口支行行長李湛說。

    “近期,我們還將兩家外資銀行納入了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圍。”央行行長易綱表示,截至2022年9月末,碳減排支持工具已累計使用2400多億元,支持碳減排貸款超過4000億元,帶動減少碳排放8000多萬噸。

    鼓勵推動產品創新

    有基礎還要提質量、鼓勵推動產品創新,這是我國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助力。近日,監管部門首次對綠色保險進行了定義,并建立了《綠色保險業務統計制度》?!熬G色保險,是指保險業在環境資源保護與社會治理、綠色產業運行和綠色生活消費等方面提供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等經濟行為的統稱?!敝袊y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我國穩步推進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綠色貸款業務規模持續提升,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產品日漸豐富,市場供給結構進一步優化。“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信貸市場和全球第二大的綠色債券市場?!敝袊鹑趯W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說。

    產品創新離不開一個重要的政策工具,即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截至2022年11月24日交易結束,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破2億噸大關,超過半數的重點排放單位參與了交易。建設碳市場利用市場機制來控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較低成本實現特定減排目標。

    隨著碳市場的發展,“碳排放配額”被金融機構納入合格押品范圍的時機也已成熟。目前,我國首例引入第三方代管模式的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成功發放,為綠色金融的產品創新再添路徑?!肮ば斜本┓中袪款^籌組行內銀團,為江蘇華電句容發電有限公司辦理了5000萬元的營運資金貸款,質押方式是117萬噸的碳排放配額。”李湛說。

    “全國碳市場的潛力、空間比較大,從長遠看,可開發碳資產相關的衍生產品或掛鉤產品,進一步豐富金融資產投資產品,更好滿足風險管理需要?!鄙虾=鹑谂c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說,在此基礎上,還可發揮碳資產的價格引領作用,引導更多資金流入節能減排領域。

    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

    擴大開放合作、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這是我國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底氣。中國是二十國集團中最早提出綠色金融議題的國家,推動、參與了多項國際合作機制。2022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與歐盟有關部門聯合發布《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為中歐綠色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便利綠色跨境投融資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我國還將深度參與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與治理?!毙苷f,我國將積極參與、引領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的標準制定,協調開展轉型金融發展、金融科技應用、綠色金融能力建設等重要工作。

    宣昌能表示,除了國際合作,我國綠色金融還將從以下三方面發力。一是持續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推動標準中外接軌?!耙剿?、開發符合中國國情的金融機構碳核算方法,推出統一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逐步拓展披露范圍,穩步提升信息披露質量?!?/p>

    二是用好、用足金融政策,引導金融機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益的項目提供低成本融資?!皻淠艿臐摿薮?,可以作為推動我國‘雙碳’目標的抓手。”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表示,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產氫國,但應用到交通的量只占0.1%?!拔磥?0年到20年將是重要機遇期,可從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積極謀劃?!?/p>

    三是切實防范與氣候環境相關的金融風險,鼓勵金融機構將“氣候風險管理”納入發展戰略和業務流程管理?!耙蛟鞖夂蛴押眯徒鹑跈C構?!敝袊h境科學學會理事、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孫軼颋表示,金融機構要堅守商業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原則,加大對綠色低碳創新技術和核心技術的支持。

    (記者 郭子源)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