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2022年已經悄然結束?;仡欉^去的一年,受到疫情影響,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和新經濟增長點,供應鏈行業在民生物資供應和穩固國家經濟發展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因此承接了諸多挑戰。而國家“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的出臺及二十大勝利召開,進一步描繪了現代物流及供應鏈的發展藍圖、指明供應鏈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又為行業帶來了種種機遇。機遇與挑戰并行之下,日日順供應鏈探索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發展之路,在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在2022年依舊展現出了堅韌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創新力。
成為唯一:供應鏈場景生態品牌價值不斷凸顯
眺望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唯有生態品牌,可以坦然歷經前路的風云變幻,霜雪險阻,時刻保持對市場的深刻洞悉和源源不斷的自驅動進化。作為中國領先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及場景物流服務提供商,日日順供應鏈借助生態品牌的構建,進一步把握用戶需求,在行業內率先推出“場景物流服務模式”,以定制化場景解決方案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于變動中持續創新,推動品牌升級。
2022年8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日日順憑借科技引領的一體化供應鏈核心競爭力連續四年上榜,成為唯一入榜的供應鏈場景生態企業。時隔一月,在2022年《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中,日日順供應鏈以唯一的供應鏈場景生態品牌再度入選,品牌價值再獲認可。
日日順供應鏈連續四年登上2022中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單
之所以能夠成為兩份榜單中首個且是唯一入選的供應鏈場景生態品牌,日日順供應鏈的秘訣或許就在于:依托場景、生態等附加值,為供應鏈“升維”,并不斷突破傳統物流價值的“天花板”。
作為第一:科技化賦能供應鏈行業智慧變革
科技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有力武器。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5G等新興技術的驅動下,科技賦能供應鏈管理服務,實現其智慧化變革已然“箭在弦上”。在此背景下,日日順供應鏈在2022年于科技應用上實現多項突破。
2022年5月,日日順供應鏈在青島落地全國首個5G大件智慧物流園區,讓傳統物流園區在數字化浪潮中,向數智化“新生”。園區圍繞人員車輛的自動化登記、無感出入園區、無人巡檢、5G智能倉、數字月臺、智慧安防、智慧能源及園區導航等,實現全場景全時空感知和多維度智能監測,讓各環節資源實現價值最大化。
日日順供應鏈布局了5G大件智慧物流園
值得一提的是,以自身科技化探索為基礎,日日順供應鏈還在2022年牽頭、參與了眾多標準的制定。其中,隨著《智能工廠輔助倉庫通用技術要求標準》立項申請獲得IEEE標準協會標準委員會(IEEE SASB)批準,日日順供應鏈的標準成果已實現從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向國際標準提升,這也將促進標準化與各類流通新業態深度融合,為企業發展和行業升級提供標準化參考。
同樣在2022年,依托在科技創新與應用領域積累的智能化供應鏈管理經驗,日日順供應鏈助力三柏碩打造了國內首個運動器械智能倉,通過定制并應用智能硬件設備及倉儲管理系統,實現倉內存儲數字化、分揀自動化、取貨無人化、出貨智能化的全流程作業能力。進一步完善了三柏碩敏捷、柔性的一體化供應鏈體系,助力其提升市場響應速度、交付能力、服務效率等,成為其高效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正是憑借這樣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服務能力,日日順供應鏈現已覆蓋并賦能家電、家居、汽車、冷鏈、新能源、健身等眾多行業客戶,進一步展示了其在供應鏈管理服務領域的實力。
一如既往:踐行社會責任 彰顯企業擔當
企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主力軍,而社會責任是企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日日順供應鏈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也持續著踐行著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關愛,詮釋企業品牌溫度。
于行業而言,日日順供應鏈注重對于整個行業的賦能、造血。以日日順供應鏈打造的國內首個大學生社群交互的創業創新共創平臺——日日順創客訓練營為例,迄今已連續舉辦七屆。七年來,日日順供應鏈依托日日順創客訓練營不斷深化與高校共建的創業創新社群生態,以產學研融合激發創新動能,不僅實現了“從知識到價值的跨越”,其涌現出的創新人才和創業項目正在成為企業乃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對行業發展的擔當與貢獻之外,日日順供應鏈在社會需求方面也時刻保持高度關注。2022年初,日日順供應鏈順利完成上海等地的抗疫物資運輸任務,有力保障了當地民生和防疫物資運輸需要。在疫情狙擊戰中,隨處可見日日順供應鏈扎實服務、保供保鏈的身影。在這一過程中,日日順供應鏈充分展現了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高效的協調能力,以服務傳遞出企業溫度。
日日順供應鏈場景服務師堅守一線、保供保鏈
回顧2022年的同時,展望2023年,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日日順供應鏈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持續加快自身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在攜手生態資源方創高品質用戶服務體驗的同時,也將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為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從而帶動行業走向下一個新起點。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尹為鑒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