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邊漲邊虧 共享充電寶能否扭虧為盈?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怪獸充電發布的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收8.15億元,同比下降12.4%,凈虧損9580萬元。作為“共享充電第一股”,怪獸充電已經連續虧損五個季度。最近的四個季度里,怪獸充電的虧損總額已經達到了4.29億元。

    共享充電不再“物美價廉”

    作為公共場合的“剛需”產品,共享充電寶最早始于13年,16年開始初具規模。從17年開始,共享充電模式基本確定,各家企業紛紛入市,終端用戶開始快速增長,行業紅利盡顯。2021年4月,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在線共享充電寶設備量已超過440萬,用戶規模超過2億人,2021增長至5.05億。隨著用戶規模與落地場景的激增,消費者對共享充電寶的價格變得越來越敏感。截至目前,共享充電寶發展較好的幾個品牌分別是街電,搜電,怪獸充電,八借充電等。

    共享充電寶自面世以來,充電價格一直在上漲。面世初期一般充電價格為前0.5-1小時免費,此后每小時收費1元。在一些地域用戶掃碼后,需要存入100元左右的押金,充電寶歸還后,押金將退回相關賬戶。如果芝麻信用分在600分及以上,還能免交押金。1小時內,用戶可以免費借用,超時則按照1元/小時計費,10元/天封頂。

    自2017年以來,充電寶的使用費用開始出現高頻漲價,引發外界熱議。2019年開始,各品牌共享充電寶的最高收費標準為8元/小時,主要集中在景區、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但相對難進駐或難維護的區域;大部分場景中,各品牌的平均租金為2-4元/小時。2021年3月,商圈和醫院等場所普遍每小時使用充電寶要3-4元,一些高消費場所則高達10元/小時。除此之外,封頂價格也讓人咋舌,每24小時封頂價24元到40元,有用戶因未及時歸還,一天花掉99元,等同于買了個充電寶。

    漲價攔不住虧損的腳步

    2021年6月,針對漲價趨勢,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就會同反壟斷局、網監司召開行政指導會,要求怪獸等8個共享消費品牌經營企業限期整改,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和競爭行為2同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告顯示,共享充電寶價格小幅回落。各品牌平均價格為2.2~3.3元/小時,標價在每小時3元及以下的機柜占比69%~96%。但公告也提到,處于熱門旅游景點等相對封閉區域或者繁華商業區的機柜價格仍然高于均價。

    然而,在聲討中一路漲價的共享充電寶卻并未實現盈利。共享充電的營收主要來源于共享充電服務,鋪設的線下商家點位越多,地段越繁華,人流量越密集,企業才能獲得更高的收入。由于商戶可以自行對租金進行定價,再加上優質點位的稀缺,充電服務的租金收入大都以傭金的方式分到了商戶受理。而在傭金之外,針對部分優質點位,企業還需要支付入場費。不僅如此,由于支付給合作伙伴的激勵費用增加,企業還需要扣除銷售和營銷費用等開支,因此,最終企業能夠拿到的利潤十分有限。

    單一的業務模式以及備受詬病的服務本就制約了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受到近幾年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變化,公共場所的人流量遠不如疫情前高,景區或者繁華的商業區客流量也大幅降低,很多點位的充電寶長時間無人問津。

    在手機續航問題短時間內無法取得突破的前提下,共享充電寶仍然有著極為開闊的市場。隨著疫情政策的調整,公共場所的人流量逐漸增加已成定局,這也為共享充電寶逐漸恢復盈利釋放了積極的信號。然而,當漲價已經無法再被消費者所接受時,共享充電寶何時才能破局盈利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梁源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