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檢察院針對一起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中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公開宣判。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的全部公益訴訟請求。
“被告人劉某某、陳某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劉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六萬元;判處陳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判令公益訴訟二被告人在山東省主流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并承擔不合格兒童服裝銷售額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碑斖ィ桓嫒藙⒛衬?、陳某某服判并繳納了全部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金。
該案系青島市辦理的首例涉未成年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系即墨區知識產權領域首例宣判的公益訴訟案件。
2019年9月份至2021年7月份期間,劉某某、陳某某夫妻二人在未經商標權利人授權許可的情況下,通過微商線上銷售的方式,面向全國非法銷售假冒“adidas”“FILA”等注冊商標品牌童裝并以此牟利。
即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青島市公安局即墨分局在聯合執法發現了劉某某、陳某某夫妻的違法犯罪線索,隨后市場監管部門將本案移送公安機關偵查。2022年6月公安機關以劉某某、陳某某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審查起訴階段,即墨區檢察院聯合公安機關對涉案扣押物品進行安全質量檢測。經檢測發現,扣押涉案假冒品牌的童裝中有多批次不符合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和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標準要求,系不合格產品。但不合格的同批次童裝已通過線上銷售的方式流向了全國。即墨區檢察院審查認為,劉某某、陳某某夫妻銷售假冒童裝、欺詐消費者的行為,不僅構成刑事犯罪,且存在質量隱患,可能侵害了眾多不特定未成年消費者的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遂啟動公益訴訟辦案工作。
本案系即墨區檢察院在辦理知識案件刑事案件中發現的涉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在審查起訴期間,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作配合,對不合格童裝的具體銷售數據進行了調查取證工作,查實了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童裝的具體銷售時間、數量及銷售額等情形,為明確公益訴訟訴求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了保證公益訴訟辦案質效,青島市、即墨區兩級檢察院就擬開展涉未成年人公益訴訟路徑和法律依據召開專家論證聽證會,邀請法學專家、醫學專家、市場監管部門管理人員、區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參加。圍繞案件基本情況、提起公益訴訟的可行性以及意義進行充分論證,同時專家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發揮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與檢察官充分交換意見。參會人員一致認為不合格童裝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體健康,損害眾多未成年消費者合法權益,侵害了社會公眾利益,侵權人依法應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即墨區檢察院認為,隨著未成年人檢察業務和知識產權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工作的全面推開,兩級檢察機關的未檢、知識產權部門組成的上下一體的辦案組,針對案件的疑點難點共研取證思路、共商訴訟路徑,不斷開拓工作思路,為本案刑事和公益訴訟工作的協同高效推進建立了信心。
即墨區檢察院的檢察官提醒,本案作為全市首例知識產權領域的涉未成年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填補了檢察機關對侵犯商標權類知識產權案件中不合格產品法律監督的空白。青島市即墨區系全國三大童裝產業基地之一,童裝市場繁榮,擁有童裝生產企業3000余家,2019年獲評“共建世界級童裝集群先行區”,本案的辦理對于當地相關行業經營者具有很強的教育警示意義。
下步,檢察機關將聯手有關職能部門,把打擊知識產權與懲治不合格產品質量并重,進一步加強對兒童服裝的產品質量監管力度,加大對童裝質量的抽樣檢測工作,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同時積極探索開展童裝生產銷售企業的行業合規工作,用案例警醒童裝生產、銷售企業依法規范經營,實現“辦理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面”的良好社會效果。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見習記者 毛梓軒 通訊員 李霞 衛東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