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設施建設作為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的一個主攻方向,正全力以赴補短板、建項目,今年以來取得了多點開花、捷報頻傳的新成效。
12月22日下午,青島市召開了“市政設施建設指揮部年度成果新聞發布會”。 據發布會,膠州灣第二隧道、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唐河路-安順路打通等一批重大項目高效推進并取得關鍵性進展,未貫通道路打通、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道工程、清潔取暖“煤改氣”、立體人行過街設施等一批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年度目標。
暢通!超額完成道路打通目標
市政道路方面,青島市今年重點推進12個重點項目建設,包括7個續建項目和5個新建項目,同時在全市范圍內打通42條未貫通道路。目前已經有36條道路建成通車,6條道路將在本月實現通車,屆時將超額完成今年打通30條以上的工作目標。
杭鞍高架二期工程主橋實現通車
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年底前將完成主線橋梁主體結構施工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力突破城市道路痛點、堵點,加快推進“快速成網、節點立體、主干完善、次支貫通”為核心的“15515+N”工程,全力打通城市交通“主動脈”,暢通“微循環”,讓城市路網更完善、市民出行更順暢。
如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已于今年10月25日實現銀川路主橋通車,唐河路-安順路打通、棗山東路拓寬的嶗山段、銅川路打通也都將在下個周建成通車。遼陽路快速路計劃年底前實現主線橋梁通車;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年底前將完成主線橋梁主體結構施工,明年建成通車;南京路拓寬改造已于10月底建成通車,實現了“當年決策、當年立項、當年開工、當年通車”;勁松五路打通在完成南半段通車的年度目標基礎上,即將實現全線通車,提前完成明年的攻堅目標等。
南京路拓寬工程
此外,在攻堅過程中,青島市各區市立足轄區實際,以創新解難題,以實干求實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驗做法。如即墨區自我加壓,不僅提前完成年度目標,還提前一年啟動了營流路打通工程,年度完成投資額在全市排在首位;嶗山區今年共打通未貫通道路11條,占到全市年度打通目標的四分之一以上等。
在項目建設中,青島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如因地制宜推廣混凝土仿石路緣石打造“零天然石材項目”因地制宜推廣混凝土仿石路緣石技術,盡量做到天然石材“零使用”;在遼陽路快速路、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廣泛使用預制裝配式技術,實現標準化建設并顯著提升效率等。
環保!實施清潔取暖“煤改氣”
統籌實施清潔取暖“煤改氣”、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等一批重量級、標志性項目,加快完善供熱、環衛、水務等公用設施配套,不斷提升城市承載力和公共服務水。如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降碳減排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實施清潔取暖“煤改氣”項目7個。今年關停燃煤鍋爐19臺,建設燃氣鍋爐21臺,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圍繞提升市民生產生活基礎保障水平,推進供熱、環衛、水務等9個設施建設項目。
徐家東山熱源建成后的燃氣鍋爐經過消白后排放無害蒸汽
麥島熱源“煤改氣”鍋爐拆除施工現場
同時,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與現有青島市供氣主線互聯互通后,將新增40萬立方米/小時供氣能力,保障青島市供氣安全。“自今年入冬以來,以往一供暖就霧霾的重污染天氣沒有出現,空氣質量比以前有實實在在的改善,而且之前高聳的冒黃煙的鍋爐煙囪也不見了,煤灰味也聞不到了”。不少市民反映說。
此外,青島市東岸城區減少供熱煤炭消耗60余萬噸,環境空氣中PM2.5、PM10、二氧化氮濃度分別為36微克/立方米,84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改善。
安全!11處人行過街設施全部開工
人行設施建設方面,青島市2022年計劃開工建設立體人行過街設施11處,截至目前,11處項目已全部開工,計劃外項目開工2處,總計13處,年內完成9處,其余四處將在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同安路嶗山區實驗二小天橋主體完工
西海岸新區江山路靜江路交叉口人行天橋主體完工
通過建設人行天橋或地下通道,解決市民關注的學校、醫院、景區、園區、商圈和主干道等區域的“行人過路難”問題,讓市民出行更安全、便捷。同時,在項目選址過程中注重因地制宜,如力求建設位置與人行設施及公交、地鐵站點合理銜接,提升出行便利度;在方案設計過程中,堅持自然和諧,力求與周邊建筑、道路空間風格相融,展現適用、便利、美觀的設計理念;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堅持提速增質,統籌協調綠遷、管遷等工作,合理組織施工工序,加快項目落地實施。例如,即墨區華山路小學人行天橋于近日提前完工,同安路嶗山區實驗二小人行天橋也已主體完工,這兩處人行天橋選址都位于學校附近主干路,早晚高峰期道路擁堵,學生接送也十分不方便。在項目選址及方案設計中,結合接送車輛臨時??奎c增設人行天橋,同步取消現狀斑馬線,將實現人車分流,有效緩解擁堵。同時,天橋上還加設造型頂棚,與周邊環境深入融合,更為師生及家長上學路上遮陰擋雨,提供便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于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