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理工大學創新引智基地啟動

    青島理工大學創新引智基地啟動

    入選國家“111計劃”,研究海洋混凝土技術

    2016年8月,青島理工大學趙鐵軍教授牽頭申報的“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引智基地”,獲批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新建引智基地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周期為5年。

    針對海洋混凝土研究,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

    12月14日上午,國家“111計劃”青島理工大學“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引智基地啟動。本次啟動儀式就該基地科研攻關方向、國際交流合作、人才培養、團隊建設、科研平臺規劃等進行了認真的討論。中方團隊帶頭人趙鐵軍教授和海外學術大師維特曼教授分別就創新引智基地科研合作、人才培養、海外引智等建設方案進行了匯報。國家外國專家局科教文衛專家司司長聶飆表示,結合當前我國海外引智工作的實際情況,希望青島理工大學充分利用國家創新引智基地匯聚人才,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加大創新型人才培養力度,大幅度提升學科創新能力,凝練出一支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創新團隊,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基地 ,為我國海洋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和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據悉,青島理工大學獲批的2016年度“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面向我國海洋開發與可持續發展戰略,針對海洋環境下長壽命混凝土材料與結構這一重大需求開展建設。圍繞海洋環境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基本理論、先進混凝土材料開發、新型混凝土結構體系、海洋環境混凝土監測、防護與修復等方面開展研究,實現多學科交叉,大幅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該平臺負責人為九三學社青島市主委、青島理工大學副校長、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趙鐵軍教授。同時,該平臺還引進海外學術大師維特曼教授,維特曼教授是混凝土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著名專家、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士。

    首次向地方高校開放 ,理工大項目周期5年

    “111計劃”已在教育部屬學校實施多年,2016年首次向地方高校開放。青島理工大學今年獲批的“111計劃”——“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引智基地”,項目建設周期為五年。據了解,“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該項目從2006年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實施。“111計劃”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基礎,從世界范圍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中,引進、匯聚1000余名優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青島理工大學校長王亞軍表示,青島理工大學創新引智基地近年來與海外學術大師及骨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選派多名年輕教師和研究生到對方團隊學習、合作舉辦國際學術會議、聯合申請并承擔國際合作項目等,構建了良好的國際學術交流機制。聶飆表示,未來通過五年建設,該平臺的科研能力、學科實力將會得到明顯提升,凝練出一支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創新團隊,并將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創新基地 ,為我國海洋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和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王川 實習生 金鑫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