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青島市首個“專精特新”企業專業服務基地揭牌儀式暨“金融助實體·益企進園區”市南區專場成功舉行。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黨組書記楊超、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政府區長劉存東、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劉曉倩出席活動并為基地揭牌。
楊超在致辭中表示,引導民營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戰略性舉措,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表明了對廣大中小企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步開展“金融助實體·益企進園區”我與企業共成長融資服務活動,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專業服務,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血脈,有力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截至目前,青島市擁有市級“專精特新”企業765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2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1家,青島市雛鷹企業486家、山東省瞪羚企業220家、獨角獸企業14家。市南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打造企業創新生態和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新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專精特新”、市級“專精特新”、瞪羚等優質民營中小企業數量實現倍增,為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市南力量。
劉存東在致辭中表示,市南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圍繞6大主導產業,強化資源、資金、政策等要素的扶持帶動,引導中小企業在市場、管理、技術等方面協同創新,培植“專精特新”企業快速成長的“肥沃土壤”,構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的“熱帶雨林”。今年以來,全區市場主體超過10萬戶,民營企業占比近60%,新登記市場主體、新登記企業增幅連續8個月位列全市第一,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占全區新增就業的94%。新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瞪羚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市“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成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專業服務基地將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強化,助力科技創新技術的提升,發揮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會上,青島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青島股權與創業投資行業協會、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青島數字萬融科技有限公司、青島科創信息咨詢有限公司5家服務機構同市南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簽訂合作協議;青島海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一車一館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歐森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北溟科技有限公司、原生代(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同基地簽訂合作協議。
會上同時舉辦了“專精特新”主題沙龍、“金融助實體·益企進園區”市南專場活動,青島杰瑞工控技術有限公司、青島展誠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洛克環??萍加邢薰?、聯潤翔(青島)紡織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經驗分享,青島融資再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浦發銀行福州路支行等金融機構對“專精特新”貸、數字經濟貸等產品進行了詳細解讀。
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專業服務基地
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專業服務基地,規劃總面積15000平方米,一期投入4000余平方米,主要依托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聯合高校、院所、商協會等平臺資源,優化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匯集專業服務機構、創新型中小企業,引導更多民營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市南區將以青島市首家“專精特新”企業專業服務基地啟用為契機,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聚焦助企紓困,優化民營經濟軟環境;聚焦實體經濟,塑造民營經濟生態圈;聚焦提質增效,提升民營經濟競爭力;聚焦企業壯大,做強民營經濟增長極”四個方面持續發力,激發涌現出更多“專精特新”企業為代表的優質中小企業,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塑“強引擎”、輸入“動力源”,奮力開創市南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