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三季度收入驟降八成的黑石集團,現在限制提現了。
作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黑石集團一直被視為too big to fail(大而不倒)的象征,但人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一場美元加息風暴席卷過后,黑石的浮財被卷走了不少,三季度總收入僅10.5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83%;凈利潤37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32億美元相比,跌得只剩下零頭;三季度投資虧損達到9.2億美元,二季度虧了12億美元,這是黑石1985年成立至今,首次出現營收、凈利潤雙“塌房”。
黑石距離巴菲特說的裸泳狀態越來越近,持有人心態難免緊張,特別是對于房地產這種資產來說,因為流動性較低進一步加大了焦慮和恐慌。由于贖回申請激增,黑石690億美元規模的非上市房地產收益信托基金近日首次達到了5%的贖回申請預設上限,不得不作出贖回申請無法足額兌付的決定。
底層資產出了問題,大佬也免不了翻車。摩根士丹利預計,明年美國房地產景氣走低,房價同比增長將在明年上半年轉負,預計到2023年年底下跌3%。
美國房地產市場信用不斷收緊,中國房地產市場信用重塑。以往投資房地產股票的邏輯,通常是看拿地和銷售數據以及市占率,現在房企信用修復被放在了首位,年末地產“三支箭”政策連發,顯著改善了市場對于樓市預期,信用輸血-施工重啟-保交付-銷售回升-房企資金回籠,一條新的行業邏輯正在形成。
中美樓市大周期位于截然不同的位置,中國樓市處于周期低位的有利位置,但是本輪地產鏈恢復顯然比歷史以往的回升階段更為漫長和波折。居民和房企資產負債表的修復,是需要時間的,需求端的趨勢性改善有賴于經濟活動正常化、收入預期和房價預期多方面因素的配合,地產以及地產帶動的經濟強復蘇,還需要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的共振時點。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