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即墨區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搶抓全國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重大機遇,堅決貫徹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精神,突出“信息化管理”主題,探索“交通+旅游”“交通+產業”等復合發展模式,全力打造“路暢通達、宜乘宜行、綠色生態、山海文化、產路融合”濱海城市美麗路。
一是依據農村產業和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優化路網結構,結合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交通+產業”示范路。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要求,緊盯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推動項目快落地、快見效。三年來投資約7億元對6條國省干線公路117公里和11億元對350余公里農村公路進行了改造提升,覆蓋全區15個鎮街、惠及人口133萬人,基本形成了“連通城鄉、覆蓋全域、干支相連、鄉村通達”的綜合立體交通網,服務全區“西部蔬菜、中部花卉、北部畜牧、東部果茶、沿海水產、南部物流”農業產業格局。
二是注重產業、公路與鄉村旅游、娛樂休閑結合,精心打造 6條、58 公里旅游線路,把旅游資源轉化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龍泉蓮花山社區修建了16條農村公路,多點串聯片區22個美麗鄉村示范村、蜂巢度假酒店、“十畝·園田鄉居”民宿,服務城里人下鄉進村、農產品出村進城,成為鄉村振興的風景路、致富路。深入開展路域環境整治,全面提升公路通行環境,加大重點區域公路用地范圍內“綠化”“美化”力度,加大路肩、邊坡、路緣石、標志標線標牌等附屬設施整治、完善提升力度,可綠化路段綠化率達到100%,比如今年在G228濱海公路實施養護大中修過程中,結合濱海旅游特點,提高設計標準,將原中央分隔帶改造為綠化帶,打造“暢安舒美+濱海旅游路”;G204煙滬線是青島南北貫通的大通道,連接機場等重點區域,在實施養護大中修過程中結合交通運輸大動脈的特點,打造“暢安舒美+經濟大通道”。
三是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21年以來投入資金700余萬元,打造覆蓋全區2225.633公里農村公路,融合路網資產可視化、日常養護智能化、養護決策精準化、績效考核精細化、運行監測實時化、限高限寬電子化、路產保護高效化和指揮中心建設及應用系統開發等多模塊的農村公路智能化養護管理系統。該系統基于即墨區政務云平臺實現系統上云,實現了全區一張圖統一管理,全面掌握公路資產新增、更新和維護信息、路面技術狀況信息、路長制管理信息、養護管理信息、績效管理信息及大屏展示,為主管部門提供便捷的管理平臺。從“糊涂賬”到“一圖清”,從“跑斷腿”到“指尖辦”,從最初的讓人民群眾“走平安路、過放心橋”,再到實現公路出行更暢通、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適,即墨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正式邁入信息化、智慧化、精準化、高效化的新階段。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見習記者 毛梓軒 通訊員 王溪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