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青島市北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迎來重大進展,位于河西街道的河西、河崖舊村改造項目正式啟動,1200余戶居民將徹底告別趴趴屋、“將軍樓”。自此,河西街道舊村改造項目將打響最后的攻堅戰。按照計劃就地安置,待房屋建成后,選擇房屋補償的居民即可搬進新家,原河西村、河崖村所在的城區面貌必將煥然一新。
居民們在簽約現場
現場 早8點排隊迫不及待簽約
從7日開始,河西社區、河崖社區共開設4個簽約點,供河西、河崖舊村改造項目居民前來簽約,簽約時間為期一個月。記者來到河西紫金園簽約點時,居民們有序排隊等待簽約,已簽約完畢的還可領取河西實業總公司準備的糧油禮品?!霸缟?點我就來了,排上的是2號,已經完成了全部的簽約手續?!?9歲的方先生是老河西村村民,老房子是位于臺柳路上的一棟“將軍樓”和一處多層住宅,老房子是八十年代建的,當時結完婚就住在那,后來居住條件太差了,十年前搬到了河西紫金園,老房子就租出去了?!弊尷先祟^疼的是,每逢冬天或雨季,租客常常會打來電話,沒電、漏雨等情況時有發生,方先生表示,“我們一直都期盼著這一片趕緊征收,這次總算是如愿了?!狈较壬x擇房屋補償,可獲得四套新房,其中面積最大的一套為140平方米。對此,老人和兒子都很滿意,期待著早日拿到新房鑰匙。今年64歲的老河西村村民袁本適已經把此次舊村改造項目的征遷補償細則研究透了,根據獎勵政策,他可選擇總面積為590平方米的房屋補償,家人均非常開心。袁本適告訴記者,十年前該片區曾要啟動舊村改造,但因各種原因作罷了,這次終于迎來改造,居民們翹首以盼的大好事成真了。
探訪 “將軍樓”藏著河西故事
河西、河崖舊村改造項目位于黑龍江路以西、臺柳路以東、開平路以南、長沙路以北區域,搬遷涉及居民1200余戶,所涉及房屋包括多層住宅、 “將軍樓”和平房等,區域內房屋老舊、環境臟亂、配套設施匱乏,與周邊城市建成區面貌格格不入,降低了居民生產與生活質量。當天,記者來到項目現場看到,過去風靡河西村的“將軍樓”如今多為出租屋,租客正陸續搬家,他們多為外來務工人員。
借著舊村改造項目啟動,這一片區封塵已久的歷史又再次被人們提及。據記載推算,明永樂年間,老河西人為阻擊沿海倭寇侵擾,從云南居家遷徙至青島,行至張村河畔,安家于河的西邊,故名河西。之后,只有“一條大街五盤碾”的河西村,逐步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00戶人家,發展到了3000多戶。村里興建起了兩層小樓——“將軍樓”。隨著新建小區的建設,一戶戶老河西人家又紛紛入住富居園和紫金園。隨著青島地鐵3號線的開通、汽車貿易大道的轉型升級等,該片區在城市能級躍升的新征程中,又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和生機。
啟動 抓住機遇推動剩余片改造
據河西實業總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琳秋介紹,今年是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開局之年,為抓住這一機遇,河西、河崖黨委歷經多輪集體討論,決定通過自主拆遷的方式,推動剩余片區舊村改造項目工作。河西、河崖舊村改造項目遵循“以民生為本、提升城市品質”的原則,為保障搬遷補償政策能夠真正為民讓利、為民造福,河西、河崖黨委研究制定了優越的搬遷補償政策,為搬遷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王琳秋介紹,前期已完成入戶調研、召開黨員大會、宣傳拆遷明白冊等工作,居民如約按時簽訂拆遷協議,可享受簽約、騰房、回遷三項獎勵政策,選擇房屋補償的還可享受36個月的過渡費。
本次拆遷改造合理規劃了房屋安置區域,為河西實業總公司辦公樓周邊區域,基本實現了原址回遷,按照面積分70平方米、80平方米、90平方米、100平方米、120平方米、140平方米6種住宅戶型,還貼心設置了商業娛樂區、體育文化中心等,將群眾的問題想在前,把群眾的需求解決在先,真正讓安置居民暖心、安心、放心。為切實保障被搬遷戶的合法權益,本次拆遷改造將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依法推進、陽光搬遷。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攝影 冀曄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