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展開大幅反彈,接連收復7.1和7.0元兩大關口。市場預期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美聯儲強力加息態度或將轉向,美元匯率將拐頭向下。
近期,美聯儲鮑威爾表示:“盡管出現了一些有希望的進展,但要恢復物價穩定,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薄霸谖覀兘咏阋越档屯浀目酥扑綍r,放慢加息步伐是有道理的?!薄翱赡茏羁煸?2月的議息會議上就到了放慢加息步伐的時候?!痹卺尫帕思酉⒖赡芊啪彽男盘柡?,全球風險資產集體反彈,但研究機構普遍認為,美國通脹回落的速度不會很快,美聯儲政策轉向難以急轉彎。
衰退壓力迫使美元加息放緩
國泰君安指出,美國核心商品價格受到全球供應鏈改善和需求放緩的影響,預計后續仍將持續回落。但房租等組成的核心服務價格的回落更為緩慢,而核心服務價格在美國通脹指標中占比達到六成,因此美國高通脹具有較強粘性,預計CPI整體表現年內仍將維持7%左右的高位,明年下半年通脹明確見頂快速回落。
雖然在本輪加息中,美聯儲不斷強調盯準CPI,但GDP的現實壓力明顯影響了加息節奏。
最新發布的11月美國制造業PMI指數為49,2020年5月以來第一次下滑到收縮區間。鮑威爾在近期的講話中說“有通往軟著陸的路徑”,但市場一致預期在通脹具有較高粘性和連續大幅加息共同作用下,美國經濟衰退是大概率事件,這會倒逼美聯儲改變加息的幅度和節奏。
從領先指標美債來看,目前3個月—10年期的美債收益率已經在10月底轉負,該指標一般領先衰退約8至11個月。同時,美聯儲2022年9月才將政策利率升至限制性水平,而貨幣政策一般滯后三四個季度。國泰君安認為,根據這兩個規律推算,美國經濟正式進入衰退的時間點均在2023年年中。由于政策有時滯效應,所以美聯儲加息未來確實存在放緩的較大可能。
全球金融市場迎來修復時機
美元是全球資產定價的錨,美聯儲的動作影響著全球金融市場。東方證券指出,從2006年和2019年的歷史數據看,黨美聯儲將利率提升至高點后,標普500指數持續走強的概率也在明顯增加。如果前三季度跌幅達到10%以上,美股在四季度和第二年上半年的勝率分別為 90%和80%。目前市場已經具備重演這兩個規律的條件,美股未來面臨較好的上漲基礎。
美元加息臨近尾聲,同時也意味著新興市場資金外流問題得到緩解。此前美元激進加息,外資減持A股、港股,引發市場大幅調整,隨著美元加息放緩信號的出現,外資重新加碼A股、港股。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北向資金已經連續四周凈流入,近一周凈流入265.1億元,較前周增加190.6億元。2022年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705.5億,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減少了2786.5億元。這組數據顯示,外資流向在年末出現了趨勢性變化。從外資配置方向看,近四周買入的行業主要有消費、周期、成長、金融等,低估值的優質資產得到外資青睞。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