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公布2022 年度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青島市環境衛生發展中心提報的《環衛數字化監管技術研發與模式應用(以青島應用為例)》從全國150個科技應用成果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科技應用獎一等獎”。這是中環協首次開展科學技術類獎項評選,全國僅6項成果獲此殊榮!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共治共享是城市管理的必然趨勢。在青島市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青島市環境衛生發展中心堅持科技賦能,全面推進環衛數字化監管服務,有效破解精細化管理難題,加快構建設施“慧感知”、數據“慧融合”、管理“慧思考”、社會“慧協同”的“智”理新格局,青島環衛管理正以“技術引擎”,跑出科學高效監管服務、助力城市品質提升的加速度。
全數據整合,打造環衛家底一個庫
打通“數據孤島”,建立準確、可靠的“數據銀行”是開展環衛智慧化管理的基礎。青島市充分發揮市區聯動機制,規范數據標準,全面整合環衛領域信息資源,匯聚10個區市環衛管理數據、2108輛定位數據、1180路視頻數據,實現環衛家底一個庫,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大數據支撐;加快推動環衛系統智能感知設備建設,引入IFID、車載稱重及作業傳感、高清視頻監控、人工智能、計量及污染物數據監測等多元化智能技術和設備,前端感知網絡不斷拓展,實現對全市環衛車輛、建筑垃圾車輛、收集站、垃圾處理設施的數字化監管。
智慧環衛管理子系統分析數據
全鏈條監管,實現作業態勢精準研判
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環衛管理要在精細化保潔上下功夫,在垃圾分類全鏈條管理上提效能。針對道路保潔作業管理盲區,青島市創新開發了道路機械化作業智能監管系統,通過加裝作業傳感器,實時采集環衛車輛機械化作業狀態,自動比對作業電子臺賬,實現清掃、沖洗、灑水作業量完成情況自動計算、自動監管。目前,全市主次干路的灑水、清掃、沖洗作業情況可以在大屏幕上實時掌握,“紅、黃、綠”可視化展示作業完成情況更是讓城市道路“顏值”一目了然。系統上線以來,環衛機械化作業監管從人工檢查40條道路/天,提高到700條道路/天,主次干路智能監管覆蓋率100%,數據賦能推動監管增效。
在垃圾分類全鏈條管理上,積極探索“源頭分類到位、運輸監管嚴密、集中處置有序”的全鏈條管理模式。依托地理信息系統,建立起覆蓋1.3萬個生活垃圾收運點位的地圖數據庫;自主開發生活垃圾(廚余垃圾)智能收運監管系統,優化收運作業信息識別、收運率智能分析等算法,打造由點到線及面的生活垃圾收運作業“公交圖”,建立起日產日清、智能調度的垃圾收運智能化監管新模式;結合“無廢城市”創建工作,打造生活垃圾處置終端智能監管場景,對市屬婁山河、小澗西垃圾處理園區轉運處理設施的重點作業視頻、計量數據、煙氣等指標實時采集和“線上”監控,利用“平臺+客戶端”,直觀掌控企業運營態勢,實現遠程技術指導與人員現場巡查有機聯動,在疫情防控、防汛應急、環保督查等方面,充分發揮遠程調度監管功能,做到垃圾處理過程能追溯、事項能提醒、質量能考核、數據能分析,切實提高監管效能,引領行業發展新業態。
生活垃圾中轉站運行監管系統正在運行
市場化打法 構建政企共贏生態格局
青島市建筑垃圾年均產生量近5000萬方,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無論在哪個城市都是一項不小的挑戰,行業失序極易產生多拉快跑、撒漏揚塵等安全、環保隱患。針對行業難題,青島市突出市場化打法,政企協同搭建完成青島市智慧建筑垃圾監管平臺,納入全市工地、運輸企業、運輸車輛及回填消納點信息,同步開發移動端APP,為一線監管、執法人員提供科技輔助,大幅提高建筑垃圾處置行業管控效能,構建起建筑垃圾“運量可統、信息可查、軌跡可循、違規可判、源頭可溯”的科技化、精細化監管格局。
近年來,青島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實。為促進建筑垃圾收運企業健康發展,引入配置視頻監控、全密閉頂篷、盲區預警、駕駛行為監測等裝備的新型智能運輸車輛,在監管平臺全時段監控加持下,新型車輛違規率及事故率大幅“雙降”;運輸企業依托新型智能車輛配套的車務管理系統,提升管理運營效率,有效降低車隊用工成本,堵塞經營漏洞,助力企業降本增效;2022年,在全國率先賦能“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數字化改革,推出全流程數字化審批服務場景,實現身份數據“自動填”,歷史數據“選擇填”,共享數據“系統填”,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理處置審批并獲取電子證件,便民之舉助力“營商青島·共贏之道”城市品牌建設。
全社會參與 打好城市環衛“服務牌”
今年,青島市開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青島市環境衛生發展中心緊盯群眾反應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用智慧化手段推進場景開放,鼓勵市民通過“點·靚青島”微信小程序,隨時隨地上報環衛問題、提出建議,實現環衛問題“掌上報、掌上問、掌上查、掌上辦”,真正讓市民成為城市管理的主角;為方便市民游客如廁,倡導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向市民開放內部廁所,目前,全市環衛公廁1219座、其他行業配套公廁2143座、社會單位衛生間958座,市民們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快速定位匹配離自己最近的公共廁所并導航前往,如廁更簡單、更方便;暢通與企業、群眾、媒體的互動渠道,打造“綠色環衛,‘垃’近你我”垃圾處置設施公眾開放活動,建立公眾預約參觀系統、發布“云參觀”視頻,積極推廣普及垃圾處理環保教育知識,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真正取信于民,創惠于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青島市用智慧化手段對提升環衛管理服務能力進行嘗試和探索,讓管理部門實現了從工作方式到思維方式的轉變,打開了環衛管理“廣闊天地”。下一步,青島市環境衛生發展中心將持續優化提升平臺應用功能,擴大行業應用場景建設,實現對全市環衛系統運行態勢的全面感知、實時監測、分析研判和全周期管理,構建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程可控的智慧環衛管理新模式,努力讓城市更干凈、更整潔、更有序,讓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