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江守福主持研究的青島市優秀教學成果評選特等獎成果《教研、教師、課程、教材、教法“五維一體”提升初中生數學學習力》市級推廣會暨強校提質校教學成果培訓會通過線上會議方式順利舉行。議圍繞特等獎成果推廣、強校提質校成果意識和成果研究能力提升為主要議題展開。會議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基礎教育期刊社社長、主編宣小紅博士做專題講座。參加會議的有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江守福、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光鵬、強校提質校各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代表、青島市初中數學學科基地校代表、青島市各區市初中數學教研員及研究生教師團隊成員。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初中數學教研員安志軍主持會議。
王光鵬在會議致辭中介紹了國家教學成果獎設立、發展基本情況,為大家梳理回顧了青島市教學成果培育、評選和推廣的概況,充分肯定了《教研、教師、課程、教材、教法“五維一體”提升初中生數學學習力》取得的豐碩研究成果和對我市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推進作用,為參加培訓的教師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學習成果的已有經驗,做到為我所用,看看能借鑒什么?二是提高認識,樹立成果意識,結合本校學情、發展特色和既有優勢,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三是學習成果培育、提煉、總結的路徑和策略,看看應該怎么做?希望各學校數學團隊未來能夠選樹、培育更多優秀教學成果,惠及更多學校和老師,提高青島市初中數學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
在成果展示環節,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柴曉龍老師開設了《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展示課,柴老師從學生的元認知出發,帶領學生回憶三角形內角和的實踐過程,用三個層層深入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嚴謹推理、收獲知識。柴老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生成的證明方法精彩紛呈。
萊西市實驗中學星艷然老師展示了《探究函數的圖象與性質 》教學課例。星老師從面積為1的矩形長寬之和最短的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通過特殊值代入、表達式轉化、作圖探究、幾何畫板驗證等多種途徑,充分經歷特殊函數圖象與性質的探究過程,開展結構化數學教學,有效落實新課程標準中整體教學理念,充分展現了“教研、教師、課程、教材、教法”五維一體教學思想和策略的實踐應用。
市北區、市南區初中數學教研員陳怡和邱軍進行了課例點評。陳怡認為柴老師教學設計思路清晰,借助大單元教學模式,從整體上把握知識脈絡,從思維方法角度歸納總結,注重課堂落實,讓學生充分體驗轉化思想、感受數學思想之美。邱軍認為星老師以函數 為載體,復習、整合、重構,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研究新問題,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充分積累應用數學活動經驗,通過方法和經驗的遷移、應用促進學生思維結構化,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安志軍介紹了教學成果《教研、教師、課程、教材、教法“五維一體”提升初中生數學學習力》的研究歷程,分享了教學成果的實踐應用策略和效果,鼓勵老師們積極參與教學成果的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希望大家做到研究與實踐兼容并進,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宣小紅博士結合課例,對該教學成果進行了點評,肯定了成果“五維一體”提升數學學習力的研究對教研、教學的促進和引領作用,建議進一步加大實證研究,用大數據強化成果實證。
宣小紅博士做題為《中小學教研論文寫作與發表策略》專題講座,從積極寫作的意義、高質量文章的撰寫策略、適切性題目的確定、投稿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了詳細指導,鼓勵老師們圍繞突出問題,積極探索解決路徑,及時梳理典型經驗,將隱性的經驗和成果顯性化,使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通過此次成果推廣培訓,老師們對優秀教學成果《教研、教師、課程、教材、教法“五維一體”提升初中生數學學習力》的理論和實踐價值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對成果梳理、總結、提煉、寫作等環節有了更清楚的路徑與方法認知,必將引領更多的教師積極參與到教學研究與成果培育應用中來,推動中小學一線以教學研究為抓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劉國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