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氣溫降低,各類戶外活動受到天氣影響或多或少會有些熱度下降的現象,然而露營卻成為了一個例外。與其說露營是一種短暫地逃離城市焦慮的“微旅游”,倒不如說是當代人在向疫情宣告一種“不妥協”的態度,寒冷的天氣并不能阻止人們通過露營來獲取慢節奏生活的腳步。
大數據顯示,立冬以來,平臺關于“露營”的熱度不降反增,環比增長61%,“冬季露營”相關內容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33%。京東平臺冬季露營搜索熱度同比上漲176%,秋冬季節戶外露營比春夏的成交貨單價更高、增速更快。
用戶畫像覆蓋各類群體
如果不能靠遠行來給生活注入一些松弛感,那就在離家不遠處支一頂帳篷,置身于自然中解放自己的心靈,用身體上的忙碌來消解工作的壓力。又或者帶上孩子,約著三五好友,一起在戶外感受不一樣的生活節奏。作為名副其實的“碎鈔機”活動,不少人會把露營和中產放到一起來談,這也是因為動輒上萬的露營裝備使這項活動有了入場門檻。而隨著疫情對出游的影響不斷擴大,以及各大媒體綜藝和社交平臺不斷加碼的露營內容分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加入到露營的隊伍中來。
不少商家嗅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下場生產和銷售露營產品,使得部分露營裝備的價格“卷”了起來,在小紅書上搜索“平價露營”可以看到一萬多篇相關筆記。而逐漸成體系的露營服務也能更好地涵蓋到各類露營群體,推動了露營從中產小眾邁入大眾視野。據《2022戶外露營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露營用戶在1-2線城市、女性、20-30歲、41-45歲人群更加凸顯,而這也符合靠露營來逃離都市、增進親子關系以及獲得社交認同感的露營群體的畫像。
裝備升級帶動露營經濟
不挑時間,不挑季節,不需要很大的場地,也沒有人數限制,露營本身是一項完全可以說走就走的戶外活動。同時,也是受到天氣、人數等因素的影響,露營裝備需要根據不同的條件準備不同的東西。很多還沒有露營過的人會因此被勸退,但喜歡露營的人會把準備裝備這件事本身就當成一種極大的樂趣。
《2022戶外露營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戶外露營潮流帶動露營裝備、餐具、桌椅、家電、燈具、戶外儲物、燒烤工具相關品類銷量高速增長,戶外儲物、露營桌椅、廚具、家電等產品增速達到150%以上。而逐漸發展壯大的精致露營也使露營燈、露營冰箱、露營空調、便攜咖啡機等銷量迅速增長。
由此可見,露營帶動了多項產業鏈的發展?!?021—2022年中國露營經濟產業現狀及消費行為數據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露營核心市場規模達747.5億元,帶動上下游市場規模達3812.3億元,預計在2024年中國露營帶動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新政策為發展保駕護航
我國露營市場整體起步較晚,因此發展速度與市場需求之間還有較大的差距,這導致了很多營地每逢旺季都會出現“一地難求”的現象。不僅如此,很多露營新手由于沒有系統的露營知識儲備,在露營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安全問題,或對露營地的環境造成一些破壞。再加上一些營地商戶的服務水平較低,且沒有一些相關的榜樣企業做示范,導致服務標準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種種亂象均不利于露營相關產業的發展,長此以往,露營活動很難從“網紅”向“長紅”邁進。
為了回應群眾對政策的需求,11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十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露營旅游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公共營地建設,擴大公共營地規模,提升服務質量,鼓勵支持經營性營地規范建設,提高露營產品品質,利用各類現有空間和場所,依法依規發展露營旅游休閑功能區等政策。相信在政策的引導下,露營產業能夠得到更廣闊的資源支持和更有序的發展。
作為擁有絕佳地理位置的城市,青島依山傍海的優越條件為露營提供了多種場地上的選擇,在大眾點評上搜索青島的“露營”顯示共有138家相關商戶,海邊、山下、公園等地都有專門提供露營場地的商戶,甚至有很多臨近城市的消費者特地驅車來到青島體驗當地的露營氛圍,而露營的熱度也為青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馬上進入深冬季節,如果疫情的影響能夠降到最低,相信在寒假期間青島露營能迎來一波小高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梁源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