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檢修車間各部門之間分工明確,動車組首先進清洗車間,出來以后,根據不同的檢修級別認定,再進行分類處理。動車跑60萬公里后需進行三級修,車輛設備配件基本不動,只檢修轉向架。跑120萬公里后需四級修,零部件一部分需要拆。跑240萬公里后需五級修,車上相應的重要零部件都會被拆解下來,例如電機、牽引變流器等重要零部件需返回廠家檢修。”11月22日,在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的高速動車組檢修車間,公司檢修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劉英臣饒有興趣地介紹起了公司新的檢修業務。
運行在高鐵線上的CRH380A
據了解,今年9月份,國家科技部和國資委正式批復由中國中車集團和青島市共同建設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高速動車組檢修產業化項目便是其中內容之一。“這是全國首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中心將以青島為核心區域,發揮中國中車行業引領作用,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在五年計劃期內打造世界高速列車科技創新高地和引領世界高速列車科技與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管玉山表示。
動車“4S店”年檢動車600列
在高速動車組檢修車間,記者看到,與平時所看到的正在高速行駛中的動車不同,一組組完整的動車在進入廠房后被進行不同程度拆卸,車間內的檢修工人熟練地進行著零部件的拆卸、檢修和組裝工序。“檢修后,需送到廠房進行各項指標實驗,如稱重、淋雨、編組等。只有通過各項指標實驗,動車才算完成了整套檢修作業,安全大于一切,我們對動車的檢修必須做到一絲不茍。”公司技術工程部副部長姜建東說。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動車組車體生產線
眾所周知,制造高速動車組才是中車四方的主業,而且它是全球高速動車組市場最大的供應商。為何要進軍檢修產業?“由于動車通常20年更新換代一次,目前尚未進入到大批更新期,因此新造高速動車組業務將步入產能調整期,而相應的檢修業務占比將大幅提升。與汽車4S店類似,目前動車行業通常都是‘自家造車自家修’,如果公司的檢修能力無法滿足自家所產車的需求,那將會把自己的新造能力壓縮,相應的,新造動車的市場份額也將隨之發生變化。這也是公司順應供給側改革,調結構轉方式做出的調整之一。”管玉山說。
根據動車組市場的預測及未來檢修趨勢預判,中車四方“十三五”期間檢修業務的增量預計可達100億元。為實現動車組檢修業務的“產業化、規?;?rdquo;發展,中車四方去年底啟動了高速動車組檢修產業化項目建設。2016年,高速動車組檢修產業化項目(一期)靜調廠房率先完工并投入使用,項目(一期)新增542臺設備全部完成安裝調試并投用。至此,高速動車組檢修產業化項目(一期)從啟動建設到實現全面投產,只用了不到1年時間。加上既有的檢修產能,將在青島區域形成600列/年(8輛為一標準列)的高速動車組高級檢修總能力。
打造世界高速列車科技創新高地
不斷創新,是中國高速列車駛向世界的一把“金鑰匙”。
在中車四方生產線上,記者看到,工藝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正在專注地進行著焊接、裝配、檢測等一系列工作;在交車線上,他們的勞動成果呈現了出來:一列列嶄新的高速動車組,如同一條條白色長龍般整齊排列,蓄勢待發。“這是中國高鐵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中車四方成功研制的中國標準動車組,該動車組在13個技術領域搭建了‘中國標準’,核心技術全面自主化,將成為中國高鐵的下一代主力車型。”姜建東介紹。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動車組車體生產線
在高速動車組領域,中車四方擁有不同速度等級、適應不同運營環境的高速動車組譜系化產品。其中,自主研制的國內首款耐高寒抗風沙動車組,可以滿足高寒、風沙等惡劣運營環境的需求,目前在世界上運營環境最復雜的蘭新高鐵投入運營; 自主研制的CRH380A高速動車組,創造了486.1公里/小時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首批三個項目中,中車四方牽頭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項目。
今年9月份,中國中車集團和青島市共同建設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正式獲批。根據建設規劃,創新中心將在5年計劃時間內,圍繞國家產業技術創新重大需求,加強重大關鍵技術源頭供給,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創新中心將依托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在城陽區建設整合全球軌道交通領域創新資源的產業集聚區,重點打造‘三平臺、兩中心、一基地’。‘三平臺’即面向行業基礎共性前沿技術、促進成果轉化的高速列車技術與產品研發平臺,科研成果產業化平臺,大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兩中心’即面向全球的高速列車產業技術合作、轉移與輻射中心,設施先進的國際化軌道交通裝備檢測認證中心;‘一基地’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化基地。”管玉山說。
如今,中車四方股份公司6500人的技能員工中,高級工及以上水平技術人才占70%以上。中車四方在高速動車組領域已獲得660多項專利,并主持或參與編制百余項國家和行業標準,成為國內和國際同行業當之無愧的創新“火車頭”。
5年內打造千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在我市重點打造的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中,增速一直居首。來自市經信委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完成產值357.7億元,同比增長13.5%。“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求萎縮的嚴峻形勢下,軌道交通是十條千億級產業鏈中唯一一個增速超過兩位數的產業鏈,為我市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轉方式、調結構,起到了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高速動車組在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交車線上整裝待發
“青島擁有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四方車輛研究所、四方車輛有限公司、青島BST公司等100余家軌道交通裝備企業,同時在城陽區規劃布局了83平方公里的軌道交通產業園,聚攏軌道交通裝備核心研發制造能力,形成了完整的高速列車及軌道交通裝備相關技術創新體系和產業集群。”城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在位于城陽的青島軌道交通產業區,高速動車組檢修產業化項目、鐵路試驗線項目兩大配套項目同時落地并展開建設。項目建成后,預計能夠帶動配套產業投資20億元,配套產業新增產值可達到80億元以上。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動車組車體生產線
同時,我市去年出臺的《關于加快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打造集聚度高、系統完整的千億級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到2020年,全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到2030年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將青島打造成為國際知名的軌道交通裝備研發、生產制造和服務基地。“將重點發展整車制造、關鍵核心零配件、智能通信裝備系統等軌道交通裝備重點領域,全面提高本地配套能力、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引領帶動全市工業加快轉型升級。”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
在大企業、大項目的帶動下,我市軌道交通裝備配套項目紛至沓來、陸續投產,使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全市工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一大亮點。如今,青島軌道交通產業規模已位居全國前列,成為國家軌道交通裝備最重要的產業集聚區, 集聚了中車四方股份、龐巴迪、中車四方有限、威奧集團等120多家整車裝備及零配件配套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余家,軌道交通產業本地配套率超過35%。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