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城市更新一周年 青島城市建設日日上新

    11月28日,“實干更新建設 實績造福民生——2022年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攻堅成就展”在青島市級機關會議中心開展。

    本次展覽為期5天,共200余平米,分為10個展區,用300余張圖片集中展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9大攻堅行動2022年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2022年是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開局之年,青島市共實施建設項目1279個,計劃總投資1583.6億元。截至目前,開工建設項目1208個、完工492個,完成投資1527億元、實現年度投資進度的96.4%。

    一年來,青島的城市面貌煥發出新活力、呈現出新氣象,交通擁堵、配套不完善、環境品質低等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得到初步解決,越來越多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正在不斷呈現在市民面前,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中山路入選山東省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示范案例            

    在青島的歷史城區,首次上演的沉浸式話劇《里院》,反響強烈;首屆上街里啤酒節,吸引了100余萬游客;央視財經頻道《消費主張》欄目特別報道“中國魅力街區”走進中山路歷史街區,記錄了良友書坊、銀魚巷、里院建筑群,展現市南老城區經典與時尚相統一、歷史與現代相融合、宜商與宜居相協調的保護更新成果.......

    以保護復興歷史文化街區為己任,堅持規劃引領、科學保護的原則,青島市建立了“歷史城區、文化街區、建筑單體”三級保護規劃體系。

    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一號工程,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已成功入選山東省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示范案例,轄區連續三屆獲評“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示范區”。青島市以保護復興歷史文化街區為己任,同時注重補齊歷史街區基礎設施配套短板,對環境進行整治提升,目前館陶路立體停車樓即將投入使用,將有效緩解周邊停車難題。

    此外,在老建筑修繕中,注重歷史價值要素保護。寧陽路17號康慶里、濟寧路24號三江里等部分項目已完工,中山路城市記憶館已于9月29日正式開門納客。

    “實干更新建設 實績造福民生——2022年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攻堅成就展”在青島市級機關會議中心開展


    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騰籠換鳥”            

    重點低效片區的開發建設,是對整個城市成片區域的綜合更新,是城市建設用地實現從“增量擴張”到“存量挖潛”轉變的關鍵所在。2022年,青島市先行啟動了低效用地相對集中的老四方工業區、北客站及周邊區域、樓山區域等十大重點低效片區(園區)再開發。

    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攻堅行動年度總投資額占八大行動總投資的近50%,工作中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市區聯動、國企參與的工作協同機制;重點做好規劃引領、征遷騰地、產業導入、配套先行等主要工作,逐步形成了“1+1+5”工作法,有效推動了低效用地“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同時青島市的重點低效片區開發建設的有關工作經驗做法得到省委李干杰書記肯定,批示“可將青島做法經驗向全省推介,在充分優化利用低效建設用地方面,其他各市都有較大潛力可挖”。

    惠及居民9.2萬戶 居全省第一          

    舊城舊村改造工程是居民真正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轉變。今年計劃改造的29個城中村已啟動27個,58個續建項目已有10個順利回遷,7832戶居民喬遷新居,三年期間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108個、30萬戶,東岸城區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基本完成改造。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建成區范圍內的26個城中村基本清零。

    董家下莊社區舊村改造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按照“改不改、如何改”居民說了算的原則,精準了解居民需求,把項目改到居民“心坎上”。今年計劃改造的318個老舊小區已完工186個。狠抓加裝電梯、空中纜線治理、違建拆除等工作。通過改造,切實提升居民獲得感、滿意度,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預制裝配”實現建設“新效率”            

    青島市政道路建設重點圍繞“15515+N”工程,只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有超過一半項目正式啟動。正系統推進解決一批市民關注度高的出行堵點、難點和痛點。

    今年以來,青島市實施了膠州灣第二隧道、重慶路快速路、唐山路快速路、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唐河路-安順路打通、遼陽路快速路等24個重點工程,消除存量未貫通道路,努力構建功能完善的市政路網體系,讓市民出行更便捷??绾4髽蚋呒苈范诠こ虖牧㈨椀介_工建設僅用時65天,工作成效獲人民日報點贊。

    遼陽路快速路等重點工程大規模采用裝配施工、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在青島市首次實現橋墩預制拼裝,充分發揮了“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優勢,節約工期約20%,節省現場人員及用地約50%,減少建筑垃圾約70%,也大大降低了對區域交通及周邊居民的不利影響。

    杭鞍高架二期提前97天、海爾路-銀川路提前67天實現主線通車,南京路拓寬改造工程市北區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僅用18天時間,實現155戶住宅、1戶非住宅全部簽約,且無一戶信訪隱患,有力保障項目按計劃開工建設。實現了當年決策、當年立項、當年實施、當年通車。

    構建功能完善的市政路網體系,讓市民出行更便捷            

    青島市將利用三年時間,重點推進交通項目29個,總投資1251億元,三年投資644億元。

    公路板塊方面,如濰青高速年底將建成通車,明董高速公路等5個項目提速建設……青島市“五縱五橫六連”高速公路網和“三環十射九橫十縱”國省干線公路網進一步完善,人民群眾出行更加便捷。

    鐵路板塊方面北上京津冀、南下長三角、西通沿黃流域、東貫膠東半島的高速鐵路網正在加速形成。如濰煙鐵路、萊榮鐵路工程進度過半,全面轉入線上工程施工。青島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董家口至沂水鐵路加快推進前期工作,2023年開工建設……

    港口和樞紐板塊方面,山東液化天然氣項目三期碼頭工程主體完工,振華原油庫、港投萬邦礦石碼頭等5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等。

    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地鐵建設          

    青島地鐵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的目標。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地鐵線路建設。目前,青島地鐵已累計獲批三期建設規劃,共13條線、503公里,位列全國第九。三期建設規劃7條線已全部開工,在建線路達到11條、219公里。

    在工程建設中,堅持創新引領,三期建設規劃進場率達86%,為各期線路同期開工率最高,將采用高品質混凝土、區間機械法施工、全封閉大棚等創新技術,提高建設速度和質量。

    其中,地鐵4號線較原計劃提前4個月實現空載試運行,計劃年底開通。6號線一期將力爭年底實現區間貫通;2號線西延段實現全部車站主體封頂;8號線南段已進場區間實現全部貫通。青島地鐵承建的遼陽路快速路工程南京路至福州路段主線橋已于8月23日提前通車,福州路至海爾路段主線橋力爭年底提前通車。

    同時,青島地鐵積極打造一流城市投資建設運營商,以高質量TOD開發引領高質量城市更新建設。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項目東廣場地下空間已開工,計劃年底完成圍護樁施工。同時,創新“政府引導+平臺實施+資本參與”運營模式,與中鐵工、中鐵建、北京城鄉達成區域總部落戶意向,將有3-5家下屬三級子公司落戶。

    因地制宜、分項施策建設停車場          

    2022年青島市重點推進60個公共停車場和4個公交場站建設,年內實現新增泊位2萬個。同時,大力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停車場和住宅小區停車共享。

    停車設施建設方面,科學利用邊角地空間,“上天入地”增加車位。市南區六街口停車場利用街心口袋公園地下空間,把電梯式智能化立體車庫“搬”到地下;嶗山區青嶺路立體停車樓,利用閑置空地,在不足4千平方米的地塊上建成兩組50米高停車樓,新增500余個泊位。龍山和禹城路停車場系統利用人防空間改建停車場,禹城路停車場與正在實施的中山商城停車場地下聯通,將形成省內首個地下停車網。海銀立交停車場合理利用四個象限橋區地下空間,建設集環路、停車、人行一體化的地下交通中心,建成后將提供1673個泊位。

    在共享停車方面,已率先實現所有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共享及智慧化改造,完成238個經營性停車場共享和23個住宅小區共享試點。此外,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帶來越來越便捷高效的停車體驗。

    發揚山頭公園的文化特色          

    公園城市建設攻堅行動,推進“12131”系統工程,即:構建1個城市綠道網絡、建設200處公園綠地、打造100條林蔭廊道、推進300處立體綠化、實施1項生態綠化工程。

    “一線一環”城市綠道網絡建設?!耙痪€”為濱海綠道,“一環”為城區綠道環。包括了八大峽濱海綠道、李村河綠道、歡樂濱海城岸線和城市綠道環等;同時,按照“因地制宜、一山一策”的原則,整治山頭公園,打造不同風格的山體公園;利用城區見縫插針的布置升級可供游樂、健身、休閑的口袋公園。

    立體綠化、林蔭廊道建設。通過拆墻透綠、坡體護綠、欄桿掛綠等實施立體綠化。通過游步道建設,增加城市休閑空間。

    太平山、浮山整治作為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項目,充分發揮其城市“綠肺”功能。目前,建設整治仍在加快推進中,各區域完工后將陸續對市民開放。

    拆除違建面積超830萬平方米            

    近年來青島市開戰了規模最大、力度最強、速度最快、成效最好、影響最深的拆違治亂建設美麗家園行動,全年拆除違建面積超830萬平方米,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如浮山小學改擴建項目位于浮山小學東西兩側,占地總計40余畝,地面建(構)筑物密集,對周邊環境和師生出行安全產生不利影響。嶗山區于2022年3月開始攻堅拆除地面建筑物,拆除面積達28000余平方米。助力浮山小學改擴建工程順利開工建設,為浮山片區教育環境提升、解決周邊入學問題作出積極貢獻。

    攻堅方顯勇毅,實干始得玉成。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之于青島,是“搞活一座城”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應有之義;是市委、市政府主動回應市民訴求,主動解決歷史問題的使命擔當,是“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必然選擇。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青島市正在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不懈奮斗。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于爽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