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科學,是中華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數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11月24日,青島市舉行《青島市建設中醫藥強市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將打造中醫藥高地。推動優質中醫藥資源倍增,創建省級中醫??疲▽2。┰\療中心,建成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醫務人員配備,每家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別醫師或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臨床類別醫師,90%的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務人員,在全市打造15分鐘基層中醫藥優質服務圈。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青島市先后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國家社會辦中醫試點城市、國家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聯系點城市。青島市實施的差異性中醫藥醫保支付、中醫醫療質量信譽等級評定、外埠中醫專家存案、中醫體質辨識與健康指導等4種服務模式,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市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建設中醫藥強市”。當前,我省正在積極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為深入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完成好我市承擔的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任務,推動市十三次黨代會有關中醫藥的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地,實現我市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市衛生健康委聚焦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多次到相關科研院所、中藥企業和醫療機構調研走訪、問需問策,反復征求區市、部門意見,結合我市中醫藥工作實際制定了《若干措施》?!度舾纱胧肥俏沂幸允姓x出臺的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綜合性文件,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意義。錨定中醫藥工作“走在前、開新局”,以深化中醫藥綜合改革為動力,以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新期待為目標,圍繞服務能力、產業振興、文化弘揚、人才支撐、醫保扶持和財政保障等關鍵環節,充分激發和釋放中醫藥多元功能和價值。主要內容分為10部分,共計18條措施。
深化中醫藥綜合改革。強化中醫藥財政投入、醫保支付等政策供給,推出3-5項在全國領先的改革經驗。試點開展“艾進萬家”“冬病夏治三伏貼”等中醫藥傳承創新項目,推動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開展“送湯藥上門”服務,加大中醫藥惠民服務力度。建立市、區(市)兩級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推廣中心,針對基層醫療機構、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普通人群分別篩選10項中醫藥適宜技術,為尚不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基層醫療機構和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培訓1000名能中會西的中醫藥人才,實現家庭醫生簽約團隊中醫藥服務全覆蓋。
打造中醫藥高地。推動優質中醫藥資源倍增,創建省級中醫??疲▽2。┰\療中心,建成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青島醫院和青島市中醫醫院城陽院區,牽頭打造心血管科、康復科、肺病科等3個齊魯中醫藥優勢??萍骸M七M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海洋中藥質量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建設,為海洋中藥規范使用和產業化提供路徑支撐。推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劑學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中藥研用產融合發展。加強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戰略合作,加快建設中國中醫科學院青島技術合作平臺。
夯實基層中醫藥服務根基。推進區(市)級中醫醫院標準化建設,除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外,各區(市)至少辦好1所公立中醫醫院(西海岸新區2所)。推動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等6家區(市)中醫醫院新建、遷建和改擴建,有效促進縣域中醫藥服務能力提質升級。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醫務人員配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街道)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占同類機構醫師總數比例超過25%,每家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別醫師或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臨床類別醫師,90%的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務人員,在全市打造15分鐘基層中醫藥優質服務圈。
完善中醫藥服務網絡。實現政府辦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傳染病醫院中醫藥科室全覆蓋。強化中醫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等科室建設,提高急危重癥的救治能力。大力發展中醫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等新型醫療服務模式。完善“互聯網+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優化中醫藥特色服務電子地圖,打通中醫藥服務“最后一公里”。
加強中醫藥優勢特色建設。推動中醫藥傳統技藝傳承創新,加強傳承型中醫藥人才培養,強化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遴選培養100名中醫臨床優秀研修人才,廣泛開展老中醫學術思想、老藥工技藝等師承教育,使中醫藥薪火相傳。加強中醫藥質量管理,強化中醫質控中心建設,構建中醫質控管理體系,加大中藥飲片、中成藥、醫療機構制劑質量監管力度,切實保障中藥質量安全。
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大力發展海洋中藥,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劃,扶持做強2-3個現代化海洋中藥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培育3-5個享譽省內外的海洋中藥品牌。建立20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打造3-5個中醫藥產業園區和2-3家質量規模雙一流的中藥飲片加工、經銷企業。著力推進中醫藥跨界融合發展,打造5個中醫藥旅游點(線)、10個中醫藥特色街區和10個市級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范基地。
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挖掘島城中醫藥特色療法,打造10個齊魯醫派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特色技術)、10個中醫經典(非遺)傳承創新中心,淬煉100個中醫專?。▽<迹┨厣T診,推動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開發中醫體質辨識自測系統,免費為群眾提供中醫體質辨識與調養指導服務。弘揚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建設中醫藥博物館,打造中醫藥主題公園。在全社會營造“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良好氛圍。
加大中醫藥國際交流力度。組織我市中醫藥企事業單位參加境外經貿文旅活動,支持中醫藥骨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建立3-5個國際中醫門診。依托國家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和國際學生中醫藥文化體驗基地,推廣中醫藥傳統技能和優秀文化,持續提升我市中醫藥國際影響力。
支持中醫藥事業聚才用才。加快推動中醫藥學院建設,培育應用型、復合型中醫藥人才。優化中醫藥事業單位人才引進聘用管理機制和中醫藥人才選拔評價機制。實施市級“岐黃”人才梯次培養計劃,組織遴選100名市級中醫藥領軍人才、中醫藥名家和基層名中醫。培養引進包括10名國醫大師在內的100位省級以上名中醫,鍛造島城中醫藥靚麗品牌。
營造中醫藥發展良好環境。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發揮市、區(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常態化工作機制作用,及時研究解決中醫藥強市建設的重大問題,推動全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配齊配強各級中醫藥管理機構工作力量。落實對中醫藥的財政傾斜,對省級以上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分中心)、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縣域中醫醫共體、國醫館、國藥坊等按不同標準給予經費資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