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市南區審計局緊緊依托“立足審計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審計”工作理念,以“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為抓手,精心打造“紅心立審”黨建品牌,認真塑造“黨建強審、黨建興審”文化內涵,堅持黨組統領、組織示范、黨員帶頭、群眾響應,走出了一條黨建與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發展新路子。
“三個堅持”提高政治站位
堅持政治建審。牢牢把握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定位,強化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認真履行市南區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推動形成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堅決扛起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強化“第一責任人”職責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堅持從思想建設入手,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和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制度,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在審計實踐中把握政治導向、落實政治要求,做到“兩個維護”。
堅持深研細學。創新“黨員課堂”,實現黨課人人講,授課形式變“一人講”為“大家講”,授課內容變“單一型”為“多樣化”;夯實“陣地課堂”,建立黨建文化墻和黨員活動室,發揮支部微信群、“學習強國”平臺作用,以深度拓展和延伸來強化學習教育的“厚度”;上好“紅色課堂”,組織黨員干部到市檔案館、五虎將抗日紀念館、一戰遺址公園、海軍博物館等紅色場所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強化“實踐課堂”,把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審計監督重點,2022年民生審計項目占比達50%,圍繞困難救助、優撫安置補助資金使用情況及政策落實等開展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促進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堅持清正廉潔。堅持以廉為本、以德立身,著力打造以“廉文化”為核心的“審計文化”,促進清正、廉潔、文明執審。梳理《廉政風險防控清單》,堅持層層傳導壓力、逐級壓實責任。定期組織審計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學習警示教育通報、開展廉政談話,有效運用典型案例進行警示,要求審計干部必須不折不扣地遵守黨的紀律以及審計“四嚴禁”工作紀律、“八不準”工作要求,確保各項廉政規定和審計紀律落到實處。
“三個突出”淬煉審計品牌
突出規范提升。制定完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工作方案》《區審計局機關黨建工作要點》,不斷提升支部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在開展黨建活動時按規定懸掛黨旗、佩戴黨徽、張貼黨建品牌標識;統一規定動作,固定每周五下午為學習日,圍繞本周學習計劃、重要會議精神,采取集中學習、交流分享、外出培訓等方式,以學帶審、以學促審。
突出活動引領。以豐富支部活動為著力點,通過組織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講紅色故事、誦讀烈士家書、錄制微黨課、觀看紅色影片、開展“緬懷先烈、致敬英雄”等主題黨日活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加強現場教學,在建軍95周年之際開展“慶八一建軍節 迎黨的二十大”主題黨日活動,參觀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汲取不懈奮斗、勇往直前的強大精神力量。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今年以來選派5名黨員干部參與機場防疫、疾控轉運、酒店隔離,組織機關干部每周2次下沉社區參與核酸檢測,以實際行動打造讓黨放心的“紅色審計”。
突出主責主業。聚焦重大政策措施、重大發展戰略和重點改革任務開展專項審計,切實保障項目規范和資金安全;瞄定財政收支情況,采取數字化審計方式,高質量推進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發揮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作用,編制《市南區經濟責任審計實務操作手冊》,提升經濟責任審計規范化水平;圍繞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匯總下發歷年來審計發現的常見問題,以高質量審計服務助力高質量發展;建立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臺賬,加強跟蹤督導,切實打通審計監督“最后一公里”。
“三個維度”促進黨建提升
黨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堅持“以黨建促審計,以審計強黨建”,主動適應新型勢新任務新要求,堅持從細節入手,審計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審計監督成果不斷擴大,審計質量管控不斷強化,審計方式方法不斷優化,審計結果運用不斷深化。近年來市南區審計局機關黨支部被評為“四星級黨支部”,榮獲市南區扶貧協助先進集體稱號,相關審計成果獲評市南區區直機關優秀工作成果特色創新獎。
審計業務邁上新臺階。強化技術支撐,通過運用智慧審計分析平臺、使用衛星街景地圖、利用智能分析、巧用關聯比對等大數據審計方式,跑出審計“加速度”,提升審計發現問題的精準度。2020年以來區審計局部分審計項目獲青島市優秀審計項目一等獎1個,三等獎2個;相關審計案例入選《2021年山東省大數據審計案例選編》,榮獲青島市2021年度“雙創雙優”工作成果二等獎。
審計隊伍展現新風貌。以建設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清正廉潔的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目標,堅持在爭先創優中鍛煉培養干部,積極做好正向激勵,激發保護干事創業精神,近兩年,1人獲評山東省審計系統先進個人,2人榮獲區委區政府三等功,1人獲評市南區“防控戰疫先鋒”,1人獲評市南區扶貧協作先進個人;區審計局青年審計先鋒隊獲評青島市“青年文明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菁 通訊員 李浩
責任編輯:臧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