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報刊發評論文章,證監會主席易會滿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作主題演講時指出,估值高低直接體現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可程度。專家表示,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一直是A股市場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而當前央企上市公司市盈率不足8倍,為近十年以來最低水平,顯著低于A股總體水平的14倍。我國亟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以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加快完善契合各類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特點的估值方法,扭轉當前國有企業在資本市場大幅“折價”的趨勢。
一是展現更加主動的開放姿態。新時代中國金融開放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主動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增添活力,拓展空間。
金融業將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和產品體系。
二是構建更加多元的開放格局。立足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優化雙循環金融連接機制,吸引全球高質量金融資源,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便利商品和要素流通的基礎上,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性開放,加快構建與國際相銜接的金融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深化中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才互流互動交流。
三是營造更加優質的開放環境。對內外對內外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落實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鼓勵中外資金融機構發揮各自資金技術和經驗優勢,在產品、業務、管理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廣泛合作,互惠共贏。
四是健全更加安全的開放體系。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提升微觀審慎監管水平,優化監管的手段方式,不斷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健全審慎監管體系,筑牢金融安全網,及時有效的防范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加強與國際組織溝通交流,推動多邊和雙邊的金融監管合作,促進形成更加公平透明的國際金融治理格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