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北區堅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著力解決居民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文明創建常態長效,繪就生動的民生答卷。
多方聯動 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市容秩序和環境衛生提升是當前城市管理的迫切需求,更是常態化執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了解,市北區海倫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緊緊圍繞市區兩級工作部署,以提升實體工作水平為前提,聚焦城市管理中的痛點頑疾,進行全時段,不間斷巡查,將功夫下在平時,切實提升轄區人居環境水平。
近日,海倫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對鞍山二路市場、北方綜合市場、撫順路批發市場周邊500米范圍內進行市容秩序綜合整治,對市場周邊同時輻射至轄區內主次干道、商業聚集地、地鐵站周邊,針對占路經營、亂堆亂放、私設廣告設施、不文明養犬等問題,從細處著手,進行全面整治。共計清理占路經營等20余處,整治臨街門店60余家,清理各類廣告設施、窗花等150余平方米,清理亂堆亂放7處,市容秩序得到進一步提升。
傾心惠民 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為豐富轄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加強鄰里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近期,市北區四方街道在宣化路社區第五網格在網格活動室里舉行了金秋趣味比賽,展現了轄區居民勇于拼搏、團結奮進的良好精神面貌。而這只是四方街道辦好民生實事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今年以來,四方街道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結合城鎮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促成433名城鎮大齡失業人員、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就業;打造全市四星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目前簽約床位數60余人,總服務時長達20000小時,幫助轄區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率先啟用“無差別”行政審批“綜合窗口”,152項行政審批事項可在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代收代辦,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到“快辦、易辦、好辦”轉變;線上開設“知匯四方”微直播,已組織“二十四節氣健康知識講座”“安全知識每月講”等直播課程20余期,線下組織“悅心”讀書會、趣味運動會、文化惠民演出等文體活動百余場,正在為豐富轄區居民文體生活不斷努力。
依法為民解難事 真情溫暖感人心
“太感謝咱們工會的律師了,不但給我要回了拖欠的工資,還給我要回了補償金,而且在精神上也給了我鼓舞和安慰!”受援的陳女士感激地說。近日,職工陳女士帶著一面寫著:“依法為民解難事,真情溫暖感人心”的錦旗送到了市北區總工會工作人員的手中,感謝工會的法律援助為她要回了近2萬元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
據了解,為增強基層工會維權力量,延長工會維權臂膀,打通維權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針對市北區職工工作場地分散、新業態勞動者工作時間密集、部分維權人文化程度不高等特點,市北區總工會按照“方便職工、就近調解”的原則,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上深耕細作,依托現有的共享職工之家、勞動者驛站和8個街道總工會,再建設27個工會法律服務站,全力打造“一公里法律服務圈”。每個法律服務站均配備專職律師1名,按照周一、三、五固定時間段坐班和職工電話預約點單式服務相結合,根據市總法律援助工作的要求為職工群眾進行勞資糾紛方面的法律咨詢、援助、訴調等專業服務并出具完整的法律援助受理審批表,使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
市北區總工會一切從職工需求出發,并借助互聯網技術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對多層次、多途徑、低成本、高效率解決糾紛的需求,讓職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對一的VIP法律服務,還用時短、少跑腿、無費用。”真正做到將解紛端口前移,將調解工作外延,將勞動糾紛化解于未然。
下一步,市北區將繼續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用心用力用情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民生福祉大幅增強,讓人民生活更有溫度、更有質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魯燕
責任編輯:臧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