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市前九月引聚人才20.15萬人

    10月31日,記者從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前三季度,全市人社系統承壓奮進,攻堅克難,人社整體工作穩中有升。截至9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1.17萬人,總量居全省第一;前9個月全市引進集聚人才20.15萬人,新增專業技術人才9347人、高技能人才0.98萬人;全市共受理各類勞動人事爭議18460起,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4860件,為勞動者追回各類經濟損失3.41億元。

    發布會現場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1.17萬人

    青島市就業創業生態穩步提升,截至9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1.1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89.06%,總量居全省第一;政策性扶持創業2.5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83.72%,發放創業扶持資金3.95億元,創業擔保貸款規模達到10.74億元,創業帶動就業4.99萬人。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抓緊抓實4項工作,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來青就業創業?!鼻鄭u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董海波介紹說,針對國內外高校畢業生、職業院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等青年人才來青就業創業,出臺實施了包括高校畢業生住房補貼、一次性安家費、人才住房、碩博研究生實習生活補貼、創業補貼等在內的一系列普惠性就業創業政策。青島市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高校畢業生留青護航行動,創新實施“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和“百日攻堅行動”,拓寬各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科研助理、基層項目等就業渠道,助力高校畢業生成長成才。同時,青島市創新搭建青島市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暢通校企對接渠道,提高大學生崗位實踐能力。全市累計認定青年就業見習基地1215家,為大學生提供充足的見習實習崗位。此外,青島市開展“就在青島·共贏未來”“人社服務進校園”“青雁歸巢”等活動,助力廣大高校畢業生從人生職場順利“拔錨起航”。

    下一步,青島市將做實做精“‘就’在青島·共贏未來”在青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品牌,根據在青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求職需求,聯合各區(市)人社部門通過組織校園招聘、線上雙選、直播帶崗等形式,為招聘企業和畢業生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攜手青島市重點企業開展“青雁歸巢”青島學子名企行活動,利用青島籍在校大學生假期回青機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系列服務活動,為青島籍大學生和用人單位搭建對接交流平臺,讓青島學子更加深入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產業特色和就業創業環境,鼓勵大學生來青回青。

    創新打造六個“數字社?!狈掌脚_

    截至9月底,全市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797.28萬人、278.54萬人、325.16萬人,比2021年底增長14.4萬人、7.2萬人、10.2萬人;按照國家和省部署,為全市117萬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待遇,總體調整水平4%左右。

    “我們創新打造六個‘數字社?!掌脚_,推動六項經辦模式創新,不斷提升服務的精細化和便利化水平,努力為參保單位和群眾提供更加貼心、暖心的社保服務?!鼻鄭u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副主任李玉龍介紹說,一是在全國首創“社保待遇領取資格大數據認證平臺”。通過不斷完善服務模型和大數據比對規則,持續加強數據共享,大數據靜默認證率不斷提升。截至目前,一年期大數據認證通過率達到95.7%,全市222萬社保待遇領取人員體驗到“無感知免打擾”的認證服務。二是在全國首創“工傷保險智能服務平臺”。平臺集工傷遠程申報、遠程視頻調查、智能和遠程鑒定、工傷認定與職業病同步確認、大數據智能分析多項功能為一體,大幅提升了工傷認定、鑒定和待遇支付的效率。平臺運行以來,共辦理遠程工傷申報220余次,遠程案件調查40余次,智能鑒定1.8萬余人,遠程視頻鑒定210余名。三是牽頭多部門創新打造“退休一件事”聯辦平臺。通過“一表申報、一口受理、協同聯辦、即時反饋”打包辦服務模式,企業職工辦理事項的次數由3次降為1次,辦理時限由20天縮短至10天,提交材料由7份減至2份,大幅提升了職工退休辦理服務體驗。此外,青島市還創新打造“社銀便民服務平臺”、“政企直通”服務平臺和“青島視聯社?!逼脚_。

    下一步,青島市將在嶗山區試點推出企業登記與社保聯檢“智慧退出”服務新模式,貫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企業登記系統”“社保登記系統”三大信息系統,人社部門將實時共享存在社保欠費的擬注銷企業信息,可以及時對注銷前企業進行社保費清繳,切實保障參保職工的合法權益。試點以來,共辦理社保費清繳160余件,惠及職工700余人,補收社保費1000余萬元。目前,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正組織在全市推廣。

    “藍洽會”引聚全球合伙人

    前9個月,青島市引進集聚人才20.15萬人。新增專業技術人才9347人、高技能人才0.98萬人。

    “今年以來,我們實施人才工作十大攻堅行動,開展了‘線上+線下’多類型的引才活動,吸引優質人才資源來青發展。”青島市人才開發處處長張信龍介紹說,青島市實施“人才強青”計劃,推行“免審即享+簡化手續”,著力提高政策的消費體驗;推行“預撥+清算”,著力提高資金的撥付效率;推行“政策牽引+創新打法”,著力提高引才工作的效能。青島市首次認定100個市級重點招才引智項目,建立“項目吹哨、專員報道”機制,提供“幫辦代辦、快辦特辦”服務,促進重點項目加快落地實施,截至目前共對接招引6.6萬余人。青島市組織區市開展“人力資源+”系列對接活動,聚焦重點產業、重點項目,走訪24條產業鏈的重點企業、首批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鏈主企業,組織開展精準招聘服務、培訓指導服務、人才尋訪服務、行業對接服務近800場次,發揮人力資源配置專業優勢、凝聚合力紓解企業用工需求,為推動實體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近期,青島市將舉辦第22屆中國青島藍色經濟國際人才暨產學研合作洽談會(簡稱“藍洽會”),以“聚才聚力,創贏未來”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會模式,圍繞青島市24條產業鏈發展需求,推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與青島市產業、資本、技術深度融合,助力青島市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據悉,青島市已連續21年成功舉辦“藍洽會”,累計發布海外人才崗位需求超過1.5萬個,集聚高端人才留青創新創業近3300人,創辦高科技企業550余家,大批位于世界科技前沿和熱門領域的高層次人才簽約來青,成為青島的“城市合伙人”,“藍洽會”已經成為青島吸引集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智力的重要平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