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正成為我國制造業“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關鍵支撐。中小創企勢必要錨定這一變革發展的新航向,實現加速騰飛。
10月26日,一場聚焦工業互聯網的盛會——2022青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海創匯·第六屆全球創業創新生態峰會再啟,會上成立了“工業互聯網創投聯盟”為工業互聯網賦能生態的構建打響“信號槍”。
工業互聯網創投聯盟發布
構建樞紐,為中小企業輸送賦能活水
工業互聯網緣何成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之下,工業互聯網利用以5G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術,鍛造出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強力引擎。簡而言之,就是在制造場景中,讓工業企業的設備“連得上”,讓生產流程“看得清”,讓安全管理“防得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有效的平臺支持和多方資源的聯合賦能。
峰會現場,海創匯攜手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聯合阿米巴資本、晨山資本、紫荊資本、云啟資本、藍馳創投、英諾天使基金、達晨創投、華蓋資本、天銘資本以及中國金茂、蒙牛集團國內大企業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創投聯盟”。隨后,海創匯攜手卡奧斯啟動“工業互聯網創新加速營”入營儀式。挑起構建工業互聯網賦能生態的重擔。
作為工業互聯網領域以創投為特色的行業聯盟,“工業互聯網創投聯盟”的核心價值在于發揮國內工業互聯網領域頂級資源的樞紐作用。以支持產業發展、資源對接、創業投資為導向,聯盟將為國內外投資、研究工業互聯網產業鏈項目的創投機構、大企業等提供交流合作平臺,為工業互聯網行業賦能生態的建設增磚添瓦。
與此同時,隨著入營企業踏上工業互聯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征程,工業互聯網領域內大企業與創業企業間“雙向賦能、協同創新”的新型加速模式應運而生。具體而言,這種雙向賦能表現在通過開放大企業資源,中小企業可實踐新商業模式,獲得從應用場景到賽道解析的全方面賦能;另一方面,加速營可將創業企業技術創新融入大企業,助力大企業開啟“第二增長曲線”,最終實現雙方的協同創新。
海創匯董事長劉長文
“加速營的開啟,是海創匯構建海創匯賦能生態的重要一步,以此為契機,我們希望吸引更多產業資源加入,共同開拓產業場景,孵化加速更多優質工業互聯網項目,創建工業互聯網開放的創新熱帶雨林生態?!焙搮R董事長劉長文表示。
領航未來,培厚工業互聯網生態土壤
洞悉工業互聯網發展先機,處于浪潮之下的中小企業如何精準把握時代風向,乘勢而起,成為了本屆峰會所關注的熱點課題。
此次峰會,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院士,阿米巴資本管理合伙人陳卓,以色列獨角獸企業Vayyar CEO Raviv Melamed,華天軟件董事長楊超英,卡奧斯首席技術官盛國軍分別從宏觀經濟、風險投資、賽道機遇、大企業發展創新等角度帶來主旨演講,為中小工業互聯網創企解析行業前景,深剖行業機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院士
此外,在“乘風破浪,工業互聯網的強國之路”、“海創匯加速營是如何幫創業者突破瓶頸實現增值”主旨舉辦論壇環節,英諾基金、達晨財智、華蓋資本科技產業基金、中科深智、了然視覺、云啟資本、紫荊資本、藍馳創投、云世紀代表奉上了干貨滿滿的視聽盛宴,為中小企業創新升級、工業互聯網行業的加速發展指明新路徑。
以創投為切入點,華蓋資本科技產業基金合伙人周家樂為中小企業創新升級帶來分享,“競爭力的塑造需依靠‘天時、地利、人和’,企業要了解整個經濟發展格局及創業項目所占行業位置及所在領域變革風向,這種變化可能是某種技術沉淀后的突破,或是產業的結構性變化?!币虼耍谝约夹g驅動變革的工業互聯網領域,講求質量的精細化發展將是創業者突破瓶頸的關鍵所在。
而云世紀總經理王亮看來,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將引起制造業的變革?!耙詿o人機場景為例,無人機產業驅動下的低空新經濟,將促進電池所在能源制造業的發展,而未來的空中飛行平臺,為滿足環保監測、大氣探測等復合型需求,將融合攝像頭、傳感器等高科技含量設備,實現多個場景的融合創新?!?/p>
作為全球創業者的加速器平臺,海創匯深諳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性始終堅持“有根創業”模式,從產業、科技、資本三個方面賦能創企發展。此前,海創匯領頭成立聚焦工業互聯網以及智能制造企業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基金,并在全球12個國家布局了40余個創業創新基地,為國內外創業企業提供跨境加速服務,構建起了“全球化的創業生態”。
此次峰會,海創匯基于項目方對資金、資源的需求,再次將平臺賦能方向精準聚焦于工業互聯網領域,并搭載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生態內豐富的場景需求,共筑工業互聯網行業引領的共贏生態。
與此同時,作為根植于大企業肥沃土壤的創業加速平臺,海創匯多年來持續以自身為平臺開放大企業產業資源,融合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數據鏈、服務鏈、資金鏈等資源,修建為中小企業助力的“高速通道”,招引來自全球的資源方、項目方等多方力量,為平臺創業者共同賦能。截至目前,海創匯已與全球100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100多家孵化器形成了科技創新的網絡。
從內部創業到社會化創業再到搭建全球化的創新創業生態,海創匯逐漸走出了一條適用于大企業創新轉型、中小企業創業加速發展的“有根創業”之路。在海創匯厚植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沃土上,碩果累累的“熱帶雨林生態”體系將為來自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創企賦能增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尹為鑒 高奕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