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氫能在全球開始升溫。
《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顯示,到2030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200萬輛,行業產值突破萬億元。在“氫能熱”的大潮下,目前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集群已然形成,整個產業鏈布局初見雛形,產業迅速駛入“快車道”。
得益于制氫成本的大幅下降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快速進步,氫能產業正在走向“風口期”。專家表示,為了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發展氫能是能源革命的一個重要方向,氫能未來將廣泛應用于交通、工業、建筑供熱等領域。
不久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道,支持山東省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擴大氫能利用。
山東作為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氫能產業一直在積極擴張。
山東省工業基礎實力較強,傳統能源巨頭轉型新能源迫切,省內已初步形成氫氣制取、儲運、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氫能應用基地等產業鏈條,同時利好政策頻出,發展前景可期。
作為“魯氫經濟帶”的其中一個支點,青島也出臺了《青島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新政策增加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專項支持。
青島要打造“東方氫島”,2020年12月發布全省首個市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圖為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創新應用了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
四市爭相布局“氫能時代”
早在2020年6月,《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就提出,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全力打造“中國氫谷”“東方氫島”兩大品牌,培育壯大以濟南、青島等地區為重點的“魯氫經濟帶”。2021年4月,“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協議在濟南簽署,山東成為全國首個氫能大規模推廣應用的示范省份。
據了解,山東省規劃的“魯氫經濟帶”,包括濟南、青島、濰坊、淄博、聊城、濟寧六市。目前,濟青廊道上的加氫站基本成網,濟南、青島、濰坊、淄博四市都在爭相加碼布局“氫能時代”。
濟南要打造“中國氫谷”,在濟南起步區落地氫能產業基地。在山東省的氫能產業規劃中,濟南是氫能產業創新、研發、裝備制造、商業應用之地。
淄博、濰坊要形成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產業集群。其中,濰坊重點打造世界領先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制造基地,淄博重點打造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目前,淄博的目標是“打造全國氫能產業生產應用標桿城市”;濰坊出臺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了“制、儲、運、加、用”的全產業鏈條政策框架。在龍頭企業加持上,淄博有掌握氫燃料電池“芯片”的東岳集團;濰坊有濰柴集團,全國唯一一個由企業牽頭建設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落在濰柴。
青島要打造“東方氫島”,2020年12月發布全省首個市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這個10年規劃提出要打造高端氫能產業集群,建立科技創新支撐體系,建設國際級氫能示范城市。
山東省工業基礎實力較強,山東能源集團、濰柴集團、東岳集團等傳統能源巨頭較多,轉型新能源迫切。山東已初步形成氫氣制取、儲運、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氫能應用基地等產業鏈條,為加快示范應用提供了基礎。另外就是政策利好,印發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青島首條氫能源公交運行線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通
青島全力打造“東方氫島”
“當前,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成為全球能源技術革命的重要方向,按照國內外能源發展趨勢要求,我國將氫能作為能源科技創新的主要方向之一。青島工業副產氫資源多、氫能技術研發儲備好、應用場景豐富,具有氫能產業發展基礎?!睋鄭u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基準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0-2030年,主要包括發展環境、總體要求、空間布局、重點發展任務和保障措施等5大部分。
在發展環境方面,青島具備氫能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じ碑a氫資源豐富,應用場景豐富,青島擁有海灣化工、金能科技、青島煉化、麗東化工等工業副產氫企業,港口、物流運輸、供熱、發電等應用場景眾多。擁有眾多科研實力雄厚的能源領域研究機構,山東能源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均在氫能不同領域開展長期研究。青島重點發展產業方向之一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建成青島(即墨)汽車產業新城等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集聚區等5個重點園區。
在總體要求方面,圍繞建設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范區,逐步實現“東方氫島”的總體發展目標。推進氫能產業集成創新、燃料電池汽車、氫能港口、氫能小鎮等應用示范項目建設,初步建成國內知名的氫能產業集聚區和示范區。完成氫能產業生態鏈和應用體系建設,在交通、物流、發電、供熱等領域全面應用氫能,實現“東方氫島”的總體發展目標。氫氣年消費量超過3億標準立方米,培育超過20家規模以上氫能相關企業,5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氫能相關企業,氫能產業年產值達到500億元。
在空間布局方面,謀劃實施“三區”協同發展。南部氫能創新發展實驗區,依托董家口化工園區的氫能資源稟賦和化工產業基礎,在推動青島氫能創新發展方面先行先試。中部氫能技術創新核心區,依托青島國際院士港、西海岸新區高校圈等建立人才引進新模式,吸引氫能領域專家、學者、產業技術人才加盟,構筑人才使用新格局。北部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聚集區,依托青島(即墨)汽車產業新城和萊西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燃料電池汽車和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企業。
在重點發展任務方面,加快實施“六大工程”。探索氫能納入區域能源體系,建設綠色、智能、高效能源體系,在能源增量上鼓勵使用氫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氫能驅動綠色低碳發展,聯合“魯氫經濟帶”的主要城市,增進省內區域協同發展,實現跨區域的產業、政策、技術、資金方面的綠色低碳融合發展。全方位打造氫能產業鏈,穩步提升制氫產業產能,完善氫氣生產、壓縮、儲存、銷售等供應鏈。構建氫氣供應運輸體系,發揮董家口化工產業園區和平度新河化工產業園區的化工產業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工業副產氫。中遠期發展綠色能源制氫,保障氫氣供應。加強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加氫站建設,出臺加氫站建設規劃。加強氫氣儲運供銷體系建設。鼓勵氫能領域央地合作,鼓勵大型央企在青島開展氫能業務,提高央地合作水平。
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六大政策措施。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氫能產業專班制度,形成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合力。增強安全意識,多方位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形成氫能產業安全發展長效機制。實施風險管理,參照天然氣的安全管理體系,建立氫氣安全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的行業人才引進、培養和儲備機制,建立院士工作站,與院士專家團隊建立雙向培養互動機制。完善加氫站的監管機制,明確加氫站監管原則和職責分工。增強資金保障,研究建立氫能產業發展基金,鼓勵社會性產業資本或私募風險資本參與設立氫能產業投資基金或直接投資。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辛小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