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走在前開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青島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青島市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有關情況 ,重點通過打造“產業培育高地、數字賦能典范、協同發展標桿、綠色低碳先鋒”,加快現代產業體系構建、融合發展數字轉型、產業生態培育營造、清潔安全節能高效“四個走在前列”。
打造產業培育高地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重點聚焦24條重點產業鏈,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突破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提升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到2026年,力爭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2%。
在先進制造業方面,提升智能家電和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能級,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壯大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虛擬現實等產業規模,打造國內一流產業集群;謀劃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產業布局,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群。超前布局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海洋物聯網、類腦智能、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搶占發展制高點。
在現代服務業方面,強化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現代商貿、軟件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服務功能,加快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都市現代農業方面,高標準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能,打造集育種、養殖、加工、物流于一體的深遠海綠色養殖產業體系。
打造數字賦能典范 融合發展數字轉型
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打造“工賦青島 智造強市”城市新名片。到2026年,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到50%。
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實施重點領域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加快5G網絡、千兆光纖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以卡奧斯為代表的“雙跨”以及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平臺和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發展,建設國家E級超算中心,大力提升先進計算、新型智能終端等數字優勢產業競爭力。
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加大網絡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應用推廣,支持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產品+內容+生態”全鏈式智能生態。
打造協同發展標桿 培育營造產業生態
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提高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增強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優化人力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到2026年,力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達到2家,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全市人才總量超過300萬人。
推動實體經濟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構建以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核心、省市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支撐、企業研發機構為補充的制造業創新體系,采取“揭榜掛帥”方式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推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技術轉移中心等成果轉化平臺建設。
推動實體經濟與現代金融協同發展。推動政府引導基金投向重點產業鏈,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投貸聯動等業務,健全融資擔保、應急轉貸體系。
推動實體經濟與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實施“人才強青”計劃,引導高校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增設專業,實施“藍鑰匙”創新培育工程,強化技能型人才培養,完善人才考核評價、表彰激勵機制。
打造綠色低碳先鋒 清潔安全節能高效
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部署和國務院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2026年,每年節能診斷工業企業30家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幅完成省下達任務。
全面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行綠色設計、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加快建設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和平臺,鼓勵行業協會通過制定規范、咨詢服務、行業自律等方式提高行業供應鏈綠色化水平。
協同推進低碳節能發展。制定重點行業碳排放控制行動方案,深入開展重點行業能效、水效“領跑者”行動,引導企業對標達標,實施新一輪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提升和資源化利用行動,促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
持續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鼓勵企業開展安全技術裝備升級換代,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持續引導化工企業“進區入園”,加快先進安全(應急)裝備和技術推廣應用,提升安全(應急)產品供給能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