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交所后備軍兵強馬壯 42家掛牌公司新入圍創新層初篩名單
9月9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2022年第四批擬調入創新層的掛牌公司(簡稱“擬進層公司”)初篩名單,星和眾工等42家掛牌公司入圍。該批次調層結束后,新三板2022年進層實施工作將全部完成,創新層公司數量將首次超過1700家,較北交所設立前增加三成,層級規模將創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表示,創新層進層條件與北交所上市條件銜接緊密,已形成“層層遞進”(基礎層—創新層—北交所)的梯次格局;同時,創新層公司質量更有保障,為北交所持續輸送優質企業。
首次開展下半年進層實施工作
此次分層調整是全國股轉公司首次開展下半年進層實施工作。根據今年3月新修訂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分層管理辦法》,創新層進層頻次由每年1次調整為6次,上半年2至6月逐月實施,下半年9月實施一次。其中,對于通過下半年分層調整進入創新層的公司,要求公司半年報應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并且營業收入、凈利潤不得同比下滑。
整體而言,擬進層公司質地良好、創新屬性明顯。全國股轉公司介紹,上述42家擬進層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較現有掛牌公司整體水平高五成;平均實現凈利潤1211.04萬元,是現有掛牌公司整體水平的近三倍;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達9.56%,體現出較好的盈利能力。在42家擬進層公司中,近半數公司獲得國家或省級“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認定。
全國股轉公司表示,通過增設下半年進層安排,可以便利企業從容、有序地安排融資發展規劃。一是有效緩解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對發行融資等進層條件的影響,企業在發行進度等節奏安排和進層時點選擇方面更為從容。28家擬進層公司在今年6月份之后完成發行融資,并提交了下半年進層材料。二是實現了分層調整與公開發行并上市的順暢銜接,便利企業“邊融資、邊發展、邊上市”。已有7家擬進層公司提交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材料,此次進層后,在滿足發行上市條件的前提下即可適時申報北交所。
今年上半年,全國股轉公司將515家基礎層公司調入創新層。截至9月9日,創新層公司總量達1675家,層級規模顯著提升。
用好用足新三板規范培育功能
北交所上市申報企業須為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公司。因此,創新層作為北交所上市“后備軍”、規范培育“訓練營”和市場生態“穩定器”,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全國股轉公司表示,從今年分層工作實施情況來看,創新層培育和遴選功能增強,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不斷提升。374家新進層和擬進層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條件,占比67.15%,96家新進層和擬進層公司已提交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材料,35家公司在進入創新層后提交了北交所上市申報材料。
“新三板是北交所的根基,新三板好,北交所才能好?!比珖赊D公司董事長、北交所董事長周貴華近日表示,交易所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是基礎堅實,這個基礎就是要擁有一批高質量發展的掛牌、上市公司群體?!拔覀儗⑦M一步用好用足新三板的規范和培育功能,推進分類監管、精準監管,完善制度安排,加強培訓引導,形成‘邊規范、邊融資、邊發展’的特色服務模式,著力提高掛牌公司質量,發揮創新層、基礎層作為北交所‘腹地’的作用,向北交所源源不斷地輸送優質上市資源?!敝苜F華說。
記者了解到,近期,全國股轉公司面向2022年新掛牌公司“關鍵少數”群體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啟航”系列專項培訓,緊密圍繞新掛牌公司的特點和需求,切實提升培訓的指導性和實用性。比如,培訓注意監管與服務并重,既解讀公司規范運作的監管要求,也介紹公司在新三板、北交所市場融資發展路徑。
北交所設立后,新三板市場生態不斷優化,吸引一批優質企業申請掛牌。今年1至8月,新三板新增掛牌公司146家。這批公司2021年平均實現營業收入3.26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3087萬元。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