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里,“月亮”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普通的星體,她負載著悠久的神話傳說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啟示著中國古老的哲學和藝術。
中秋時節,每個家庭都對著天上一輪皓月,觀賞祭拜,思念親人,企盼團圓。
這正是月亮的原始意象,在血親相思、人性情懷上的文化體現。
月圓,因而喚起親人的團圓。
數千年來,每當皎潔的明月懸掛于中秋的碧空,不知有多少情感在此時波瀾起伏,不知有多少思緒翻涌翩躚……
或許你依舊奮斗在異國他鄉,無法在萬家團圓之際,回到故土與家人相擁;
或許你正收拾行囊,滿揣思念之情,踏上歸家之途,
無論此刻我們是否能夠相逢,但是思念的傳遞,讓我們即使遠隔千里,亦能心意相通。
物的寄遞,往往是情感表達里一種最為直接且真摯的方式,而穿梭在大街小巷、城市和鄉村的物流人,正是這份思念和尊重的傳遞者。這個中秋,日日順供應鏈每一位場景服務師步履不停,用更高的標準,更貼心的場景服務,為每一位用戶寄遞思念。
作為全國近20萬日日順場景服務師之一,云南大理的范師傅,在這個中秋節前,見證了一位身在異國女兒的別樣“心意”。
異國他鄉過節,她策劃了一場別樣“云團圓”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大詩人杜甫這句詩,身在國外的楊悠悠今年是有了深刻的體會。
在韓國,中秋節是放假的。每到中秋之際,人們都會回鄉下祭祖,像是中國的清明節;而后闔家共聚一起吃松餅看月亮,與國內的中秋十分相像。
今年中秋,楊悠悠面臨著第一次獨自過節的“世紀難題”。節前雖熱鬧,但跟自己記憶中完全不一樣了。在這種熟悉的團圓氛圍中,她更加思念家鄉。不知是否因很久沒有回家了,還是在他們吃松餅看月亮的身影中,看到了去年在云南老家與爸媽歡笑團圓的影子。
“真的回不來了?”
“中秋要值班,假也不太好請……”
“也是,路遠,啥人都有,容易傳染……”
楊悠悠和父母在視頻兩邊同時沉默了。媽媽躲到屏幕外擦了擦眼睛,爸爸半晌沒說話,末了說了句:“我們都挺好的,別擔心。你自己要注意安全,顧全大局。”
不過好在讓她寬慰的是,雖然自己不能回去,心意還是可以送到爸媽身邊的。
作為互聯網沖浪選手,楊悠悠靈機一動,策劃了一場別樣的“團圓”——通過網絡電視與家人視頻“ 見面 ”,跨時空“ 線上團圓 ”,讓“就地過節”變得溫情滿滿。
于是中秋節前,云南大理的日日順場景服務師范師傅,一大清早與同事利落地裝好車,一腳踩下油門,載著楊悠悠的“心意”踏上了送裝之旅,一路迎風前進,抵達目標村落——
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坐落于蒼山洱海之間的一個美麗白族村落,村內道路干凈整潔,清流交響迂回,一條條青石板鋪設的路面,一幢幢涂滿詩情畫意彩繪的白族民居,與藍天白云、洱海碧波、綠枊拂風交織交融,構成一幅“綠水青山美麗鄉愁”新畫卷。
范師傅看一眼腕表,剛好是與楊悠悠約好的9點30分。
開門迎接的是悠悠父親,黝黑的皮膚上一雙炯亮的眼眸,透露這位父親的質樸以及對女兒心意的期待。
一般送裝電視是先送貨再安裝,日日順供應鏈則是一次上門全部完成,免去用戶多次折騰。
(日日順場景服務師為其他用戶定制電視“送裝一體”場景服務)
把家里的“老功臣”彩電從泛黃的柜子上面“請”下來后,范師傅和同事一起按照服務規范小心拆箱,將75寸電視機鋪在墊布上安裝好掛鉤,認真測量以確認墻壁上合適的安裝位置,并對掛架進行打孔固定,小心把電視搬運到相應位置,一臺75寸輕薄彩電便安裝好了。
電視功能講解,撕膜及保養常識等服務過后,悠悠父母對新電視“送裝一體”的場景服務都非常滿意,表示中秋吃家宴時,一家人就可以其樂融融的“云團圓”了。
得知悠悠的異國團圓“計劃”,范師傅被其孝心感動,還特意手把手教了悠悠父母如何通過視頻與悠悠連線。
“今年的中秋晚上,打算和家人通過網絡電視視頻,讓我媽教我做幾道菜,跟爸爸聊聊工作。之后就可以在這樣相隔千萬里之外的情況下,開著視頻,一起吃一頓團圓飯。雖然和真正在一起吃飯還是有些差距,不過已經很好了!”悠悠表示。
像范師傅這樣匯集速度、溫度、風度、智慧、貼心等“內家功夫”于一身的場景服務師還有很多,只為在這個特殊的節日,穩穩傳遞用戶的思念與心意。
(日日順供應鏈的服務師永遠在路上)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疫情或是距離,都無法阻擋中秋的思念與祝福。
這個仲秋,日日順供應鏈的每一位場景服務師,將繼續帶著這份真摯的中秋祝愿,讓思念之情跨越千山萬水,讓“愛與陪伴”抵達家人身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尹為鑒 通訊員 高雯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