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此文是著名經濟學家與城市學家郭先登教授近期完成了《關于實施向海經濟國家重大戰略、建設新型海洋城市的研究報告》,現作者將報告的梗概內容交由首頁傳媒智庫予以刊發,在更廣層面以饗更多關注此題的讀者。
一、實施發展向海經濟是國家重大戰略
2017年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海市考察中,高屋建瓴地提出大力發展“向海經濟”的科學論斷,指引中國在實施向海經濟科學實踐中不斷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果。
時空演化規律顯示,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人類生存和發展始終是和海洋連在一起。在現代世界經濟發展中,海洋對于一個民族的生存、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具有極端重要性;具有不可替代地全局性戰略性地位。大趨勢決定了幾乎是所有國家和地區在“大土地”治理理念指導下,越來越多地向藍色(海洋)國土、地下空間、太空等拓展人類新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海洋是連通世界的紐帶,海洋促進著人類建設“命運共同體”;海洋是港灣的母體,港灣依傍海灣地理空間、發展形成的灣區經濟,成為不同行政治理空間的城市圈群合作發展的高端性空間布局新形態,越來越顯現域際標定歷史性發展時代新方位的新形象。資料顯示,自工業革命以來灣區經濟充分顯示是全球經濟版圖中的重要增長極,全球經濟總量的60%是由港口海灣及其腹地貢獻的。
歷史證明,中國深入實施“向海經濟”國家大戰略,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必然發展戰略指向;是經濟全球化決定的世界經濟發展規律所必然形成的不可逆轉的戰略指向;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內容。隨著全球海洋經濟的深入發展,以經略海洋和維護海洋權益為主要內容的大力開拓海洋空間、實施發展“向海經濟”國家大戰略,成為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標志。
前瞻三十年,中國在繼續推進構建與完善大國區域經濟發展空間新格局的更新時代中,中國東部地帶臨海城市普遍進入建設新型海洋城市的歷史新階段,主要指向的亮點:以南方深圳、北方青島兩大建制市空間,突出建設顯現“示范與未來型”特質形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富有強大活力的新型海洋城市,使之成為名副其實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為主攻方向,充分提升傳統功能和培育壯大新動能,充分凸現新型海洋城市發展新氣象,分別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和山東半島城市群港口型主體功能區進入發展新快車道,為中國東部臨海地帶建制市全域空間實施發展“向海經濟”國家大戰略、建設新型海洋城市提供值得借鑒的新形態新模式。
二、建設新型海洋城市的第一指向:不斷強化“筑港力”。
現代海洋經濟發展一般規律揭示,新型海洋城市只有通過不斷提高“筑港力”水平,才能在與陸港、空港和江(河)港、湖港等實現一體化合力操作運行過程中,充分發揮樞紐性海洋型大港口的比較優勢。
建設新型海洋城市的多案例證明,堅實夯牢科學踐行發展“向海經濟”的物質技術基礎,首先是指向“筑港”,建成一流水平海港,并把不同屬性、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港口形態組合成密為一體、四通八達的立體型海陸空“港路網”,形成不可替代的“筑港力”,使之成為建設新型海洋城市的第一要素。面向未來,把握好以“筑港”作為第一要素的核心元素、推動建設新型海洋城市擁有越來越強大的“港路網樞紐力”,要特別關注建設多種類高效性樞紐型“港路”功能區,使之成為承載“向海經濟”發展的第一主體空間。進而通過“第一主體空間”,使新型海洋城市不斷生發“筑港”推動形成的“港路網樞紐力溢流效應”。
案例顯示,“港路網樞紐力溢流效應”的強弱、決定了通過不斷提高“筑港力”水平,在單體城市建立臨港功能區的同時,建設以港口城市集群為主體空間的省域“大港口型主體功能區”。如,山東以位處“半島城市群”全域的七個省轄市的沿海港口為空間,組建現代商品經濟聯合體式的“山東港口集團”;其在與山東自貿區相聯、與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相通、與輻射力達到的空間相依中,不斷集聚越來越大地發展新能量,形成省域“大港口型主體功能區”;再通過充分張揚青島港擁有的以比較優勢為支撐的“首位度力”、不斷放大建立自貿區臨港片區固化成的帶動力。據資料2021年山東海港港口集群吞吐量突破15億噸、位居全球第一港口集群,集裝箱突破3400萬標箱、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青島港吞吐量、集裝箱量分別列世界港口的第4位、第7位,日照港位居全球十大港口第9位;山東港口集團以營業收入839.8億元,首次進入中國企業500強行列。
前瞻三十年山東海港港口集群必將會不斷放大“筑港力”,更加顯現拉動“大港口型主體功能區”整體優質聯合新發展的新氣象。
三、建設新型海洋城市要突出打造以創新鏈為主導的全鏈性向海經濟產業鏈,與世界合力打造“海洋命運共同體”。
前瞻三十年,為能使新型海洋城市持久保持不會枯竭的“港路網樞紐力溢流”源泉的活力,其作為不同層級的中心城市,在深入實施向海經濟發展戰略的進程中,要突出打造以創新鏈為主導的向海經濟產業鏈,不斷創新創造與之相連的新業態新形態新模式。如青島市制定操作的“海洋及相關產業綜合標準體系框架(試行版)”,為建設新型海洋城市、強力發展向海經濟的新業態新形態新模式提供了科學依據,必然會成為釋放“示范與未來型”新型海洋城市新動能與新能量的“溢流”源泉,邁出與國內外城市合力打造“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新步伐,使之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國是“向?!钡膫ゴ髧?。面向未來,建設“示范與未來型”新型海洋城市要謹記毛澤東同志“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振聾發聵的永銘世間的名言。
(作者郭先登,原青島市社會科學院二級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青島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長期從事現代紡織經濟學、現代區域與城市經濟學、現代旅游學、開放經濟學、品牌經濟學、海洋經濟(藍色經濟)等基礎理論學科研究;出版著作10部,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等國內外131個報刊上發表理論文章957篇;長期從事對策理論研究,主持撰寫的100余項對策理論研究成果全部得到國家、省或市領導批示;多次主持國家及省市知名品牌評審與認定和重大項目及規劃評審與論證、鑒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