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英國標準協會)9月2日在青島舉行授牌儀式。海納云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云”)通過BSI的嚴格審核,獲得BSI BIM Kitemark 風箏標志認證授牌,成為數字城市行業率先獲得該認證的中國企業。
這標志著海納云所提供的覆蓋項目資產設計、施工、運維及設施管理全生命周期的BIM服務與相關數字化產品達到了ISO19650 BIM信息管理國際標準,具備國際領先性,也樹立了青島本土企業努力實現品牌國際化的典范。
BSI(英國標準協會)9月2日在青島舉行授牌儀式
BSI創立于1901年,是獨立于政府、工業、貿易組織的非盈利國際標準服務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集標準研發和認證等服務。
利用數字技術對建設工程全生命周期進行建筑信息創建和管理的BIM技術,被看作工程建設行業規則的革命性技術。讓建筑乃至城市實現物聯感知、安全運營、節能增效,海納云在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數字城市建設等系列應用中,創新研發出行業領先的BIM技術、產品,以“軟件+硬件+服務”全覆蓋,解決行業痛點和應用需求,實現從“綠色建造”到“綠色運維”。
BSI提供的基于ISO 19650系列標準的認證服務,是對企業項目交付的BIM能力進行的權威衡量。在當天舉行的授牌儀式上,BSI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張翼翔對海納云在BIM上的創新實踐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海納云在BIM領域的探索,讓我們看到了其打造數字城市的潛力。無論是數字城市還是智慧社區,它的基礎都是數字化。海納云用全數字的方法來管理項目全生命周期,為打造數字城市提供了堅實的數字的基礎?!?/p>
據海納云數字BIM/CIM總經理呂昌昌介紹,作為數字城市領域的頭部企業,海納云在做實BIM底座技術的基礎上,還著眼于整個城市的全生命周期高效賦能,實現從單體數字建筑物到整個城市的數字鏡像,完成從數字樓宇到數字城市的延伸。
海納云通過對“AIoT+BIM+CIM”技術的有機整合,基于GIS技術,打造了“一圖一庫一中臺”,以可視化的三維地圖打造城市數字孿生底板,實現全息時空數據匯聚,助力城市“規劃一張圖、建設一張網、治理一盤棋”。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賦能。就在7月30日,海納云發布了“數字孿生開放平臺”,助力客戶快速落地數字城市面向各行業場景的數字孿生應用,為數字孿生城市提供強大的數字引擎。
目前,海納云已成功在海內外打造“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冰箱工廠”“馬來西亞吉隆坡麗陽廣場”“香港嘉林邊道項目”“青島水旱災害防御平臺——數字孿生大沽河項目”等多個樣板工程,覆蓋園區、市政、應急、樓宇、機場多種場景。以海納云打造的“寧波櫟社國際機場航站樓資源管理系統”為例,其通過對物資管理的可視化、高效化、智能化,實現降低機場運維管理成本30%以上。此次通過BSI的BIM風箏標志認證,不僅意味著海納云有著按照行業國際標準交付項目的BIM能力,還意味著海納云擁有在數字技術時代拓展全球市場的能力,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數字城市技術、產品、解決方案科技出海賦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