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中小學的開學,嶗山風景區暑期旅游也就此收官。據統計,嶗山風景區7、8月累計接待游客量14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約88%,其中7~18歲的青少年隨父母出游占比約35%。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自7月份暑期開始,各游覽區客流量呈現持續火爆模式,日均停車約6000余輛。
游客在嶗山風景區中游覽
仙山有名,青少年賞奇觀學歷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嶗山氣勢雄偉,山海緊錯,嵐光變幻,云氣離合,是聞名遐邇的海上仙山。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留下“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的千古名句,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大文學家蒲松齡將嶗山視為第二故鄉,在這里寫成了膾炙人口的《嶗山道士》《香玉》等名篇,使嶗山名滿天下。這些游嶗名人留下了大量的詩文、游記、專著,或傳誦于世、或鐫刻于石,不僅豐富了嶗山的文化內涵,而且使嶗山盛名遠播。今年來,嶗山風景區持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主題活動,不僅提升了青少年“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了解嶗山歷史文化”的家國情懷,更充分展示了景區的社會教育責任擔當。
游客在嶗山風景區中游覽
古跡“遺韻”,小游客強科普厚文化
嶗山風景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成為吸引青年游客的關鍵因素。在仰口游覽區,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太平宮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是這里最著盛名的打卡地之一。在太清游覽區,一株株千年古樹見證了歷史滄桑,導游講述著,丘處機、張三豐、蒲松齡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故事,還有一段段神怪傳說也激發著游客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霸缇吐犝f過嶗山有著九宮八觀七十二庵,這個暑假帶孩子一起到嶗山游玩,感覺不僅風景優美,道教文化也很有意思,寓教于樂讓孩子學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知識?!眮碜院颖钡挠慰晚椗考拥貙τ浾哒f。在巨峰游覽區至高點靈旗峰,游客在遠觀“巨鰲”雄踞的同時,還真切體驗到了生物多樣性帶來的驚喜,漫步在花海中的季女士告訴記者:“這里動植物資源富集,徒步在郁郁蔥蔥的林間山路,隨處可見糙蘇花、無柱蘭等可愛的小野花,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昆蟲,真是太神奇了?!?/p>
游客在嶗山風景區中游覽
實踐活動,長幼攜手愛奉獻講文明
據了解,嶗山風景區暑期開展多期文明實踐活動,巨峰游覽區的“綠色嶗山游,文明我先行”主題活動,工作人員用自創的表演方式,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學到垃圾分類、無痕旅游知識,引得游客紛紛加入到綠色嶗山游的活動中來;仰口游覽區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社區中小學生深入游覽區一線開展衛生清潔,為游客分發環保垃圾袋的方式,影響更多的人主動加入到“文明旅游 無痕行動”的行列中,用文明行動感受嶗山之美,活動受到了廣大游客朋友們的點贊與支持。
游客在嶗山風景區檢票入山
據介紹,為保障游客在嶗山游得安心、玩得開心,今年來,嶗山風景區持續深化品質提升系列工作。作為游客進山的第一站,嶗山游客服務中心與相關部門單位密切配合,開展聯合執法、強化市場監管及執法巡查,為游客營造了秩序文明的良好游覽環境。在太清游覽區,他們創新“梯次調流”“前置查驗”法,確保景區南線大動脈暢通。景區各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優質服務、旅游秩序、安全生產等工作的同時,還不斷在歷史文化內涵挖掘上下功夫,圍繞景區文化的挖掘,打造創意型游客文化體驗區,提升游客在嶗山文化傳承中的參與度和體驗感。來自嶗山區實驗學校八年級的李同學對記者說:“爬嶗山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觀賞自然迤邐風光,釋放學習的壓力,還能夠穿越千年歷史人文,豐富歷史文化知識,是一種身心的全面提升?!睋皡^工作人員介紹,暑期旺季的結束,也是嶗山風景區最美秋景的啟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王澤佩 通訊員 李崇洋 丁卯 朱博文 段珊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