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校企協同創新人才研討會在山東路創業總部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以“人工智能創新篇 校企合作育英才 ”為主題,共有40余位駐青高校代表、職業院校代表以及人工智能企業代表們參與線下會議并展開分享、交流與探討,線上會議達到了近5000人同步觀看。
8月30日下午,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校企協同創新人才研討會在山東路創業總部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旨在以會為媒,搭建一個政產學協互動交流的平臺,深入推動駐青高校、職業院校與人工智能企業間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院校教育創新變革,培養人工智能全方位多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實現人才產需無縫對接。
山東省政府參事、青島市中華職教社主任方漪對本次校企研討會的舉辦給與了高度肯定與祝賀,他認為人工智能是當前數字經濟的核心技術,也是競爭焦點,這次會議對于人工智能產業、對于院校人才培養、對于職業教育來說,既是?件大事,更是?件喜事,標志著人工智能在推進產學研合作方面邁出了新步伐,在推動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必將對青島市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和示范效應。同時,他也對于未來人工智能職業教育發展提出了幾點要求,希望人工智能產業和職業院校通力合作,也希望下一步青島市中華職教社和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繼續為校企牽線搭橋,積極營造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真正實現校企合作育英才,為行業企業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人才,為青島市人工智能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人工智能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應用場景豐富、前景廣闊。中共青島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青島市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常務副院長宋立清在致辭中認為,本次研討會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貫徹落實《青島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有關要求,推動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產業人才集聚高地,進一步發揮青島中華職教社和行業協會的引導作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人才產需無縫對接,為行業和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
活動現場,進行了“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人工智能作為青島市24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是政府主抓的產業方向,旨在加快數字青島建設和實現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場景應用,才會發揮更大效能和頭雁引領作用。為更好地培養出全方位多層次的人工智能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真正實現人才產需無縫對接,推動數字青島建設,“數字經濟人才培養聯盟”應運而生,特此成立“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基地”。
活動現場,青島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與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青島大學教育培訓中心與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和山東建大出國留學服務有限公司分別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本次簽約意味著“校企命運共同體”進一步形成,真正實現產學研的互融共生。
簽約儀式現場
簽約儀式現場
簽約儀式現場
此次研討會,還邀請了青島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青島工程職業學院以及青島電子學校三家院校代表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商湯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代表上臺為大家做主題分享。
在圓桌對話環節,青島市中華職業教育社校企合作專委會秘書長顏廷舉同市僑聯副主席、青島科技大學教授王家林,青島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高鵬翔以及百度人工智能教育解決方案總監趙相緬就目前職業教育現狀、高校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情況、以及產學研如何協作助推人工智能產業人才培養等相關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與會代表們在現場熱烈交談
對接洽談環節,與會各位代表們分別從產、學、研等角度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建議或者訴求,探討氛圍濃厚。其中既有智能專業建設、創新人才培養及產學合作狀況的探索交流,也有人工智能企業就產業人才需求痛點難點剖析,還有人才培養的解決方案和相關服務對接溝通。
本次研討會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助燃劑,為青島市乃至全國人工智能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新模式、產學研深度融合提供了多樣化的思路和解決方法,為推動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和創新鏈的多鏈合一加速度,更快更強地助力數字青島和人工智能創新高地建設。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