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質量。而無物業的老舊小區一直普遍存在環衛保潔水平偏低、管理疏松等問題,是困擾市民群眾的煩心事,也是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題。
在青島市即墨區,因歷史原因,共有159個老舊小區無物業公司管理,各種“疑難雜癥”層出不窮。如,有的小區公共廁所內部污水橫流,衛生紙成堆,氣味難聞至極;有的小區樓道燈管長期不亮,電路、電表存在故障無人修理;有的小區污水管道過細,雨天堵塞現象十分嚴重;有的小區枯樹傾倒歪斜,隨時存在安全隱患……
自今年6月份以來,即墨區以“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為推手,探索推行國有企業參與無物業小區管理的工作模式,組織國有新城市安居物業管理中心進駐小區實行托底管理,對該類小區第一時間啟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攻堅行動,第一輪聚焦地面衛生、樓道垃圾、雜物和小廣告進行重點突擊。
鶴山路小區始建于1983年,共有28個樓座1495戶,居民3200余人,旅館店鋪21家。因小區建成時間久遠,沒有實施物業管理,污水管道經常冒溢,加之地處商業圈人流量大、居住人員老齡化和租住人員較多情況復雜等原因,導致該小區環境衛生臟亂差、保潔難度大。
“老舊小區樓前均設有煤洞,現在已成為藏污納垢的區域,清理難度大?!毙鲁鞘邪簿游飿I經理崔光明介紹,自開展攻堅專項行動以來,對該小區的公共區域、樓道內、副房頂及煤洞等區域進行了集中整治,4天共清理垃圾雜物13車次,約42噸,除副房頂外其他區域全部清理完畢。
據了解,為提高無物業老舊小區環境整治的質量和效果,即墨區研究建立了三年過渡期,采取“先試點后推廣、先服務后收費”的模式,以“不低于行業平均標準”的要求提供物業服務,在有限資費收入情況下,最大限度保障物業服務質量,滿足業主生活基本需求。三年過渡期后取消街道補貼,由業主全額繳納。
記者了解到,7月份由即墨區創城辦組織的第三方測評中,新城市安居物業以托管的4個無物業小區首次亮相參與測評,在35個物業公司中排名12,4個無物業小區的測評成績較以往大幅提升。
“進入8月份以來,我們工作專班正組織新城市安居物業管理對無物業小區附近房頂、樓道內亂堆亂放和廢品雜物等問題開展第二輪專項整治?!睋h境衛生工作專班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清理鶴山路小區28處附房,累計清理垃圾雜物48車約150噸。同時,針對城區沿街商鋪門前三包區域亂堆亂放雜物,自8月12日開始啟動了拉網式排查清理,目前已經完成店子山二路、藍鰲路、文峰路、店子山一路、通濟街等8條主次干道兩側的清理工作,累計清運雜物18噸。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實習記者 毛梓軒 通訊員 孫靜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