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2022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論壇環節,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再次重磅發布新華指數。中國經濟信息社副總裁曹文忠發布、解讀國際航運樞紐發展指數,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指數事業部總經理曹占忠發布、解讀最新一期新華山東港口大宗商品指數年度運行情況,中國經濟信息社經濟智庫《經濟分析報告》編輯部主任曹杰發布、解讀RCEP海運貿易指數。
三年來,山東港口依托區位優勢,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充分發揮物流樞紐功能,持續放大綜合服務效能,不斷增強海向通達度、陸向輻射度,全面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吞吐量連跨三個億噸臺階、突破15億噸,約占我國港口總吞吐量的10%,集裝箱量突破3400萬標箱,分別穩居全球第一、第三位,“一帶一路”及RCEP海陸輻射優勢和樞紐地位得到全面鞏固。
基于山東港口的行業領先地位和綜合優勢,在此次大會上,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編制發布國際航運樞紐發展指數,并聯合山東港口發布新華·山東港口大宗商品指數和RCEP海運貿易指數。
其中,國際航運樞紐發展指數選擇RCEP區域為主要研究范圍,篩選出了29個規模較大、能力較強,且具有代表性的港口納入樣本池進行研究,更加聚焦物流樞紐能力要素,更加關注港口自身能級的發展提升,是中國經濟信息社面向全球推出的又一世界級港航評價指數,旨在引導樞紐港口群有序合作、協同發展,凸顯航運樞紐軟聯通能力。指數運行結果顯示,上海港與新加坡港為引領級國際航運樞紐;寧波舟山港、青島港、深圳港、釜山港,不僅在設施能力、航線網絡等指標項上具有顯著優勢,在樞紐運營服務水平、創新引領能力等方面也各具特色,是先導級國際航運樞紐;廣州港、天津港、巴生港、香港港、高雄港、廈門港是優勢級國際航運樞紐;剩余樣本港為中堅級國際航運樞紐。
新華·山東港口大宗商品指數立足山東港口優勢品種,由山東港口聯合中國經濟信息社研發編制,涵蓋山東港口鐵礦石、焦炭商品價格、庫存和進出港的綜合監測體系,既包含物價指數,又包含物量指數,反映了重要戰略資源商品在港口的流通和交易情況。該指數精準刻畫山東港口大宗商品貿易的變化水平,把港口“晴雨表”“反應器”作用具象化,更好發揮港口優勢,為產業監測、貿易決策、科學調控提供了數據支持。
RCEP海運貿易指數報告以RCEP除老撾之外的14個成員國為研究對象,選取約占RCEP海運貿易量三分之二的集裝箱貨物、鐵礦石、煤炭、成品油、LNG、汽車六大類貨物作為分析對象,以2019年數據為計算基期,從總體貿易額、海運貿易量兩個維度反映RCEP海運貿易的年度發展趨勢,對2017至2021年的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顯示,2021年RCEP海運貿易指數為101.1,較上年度上升3.4點,已超過疫情前的最高水平(2019年)??梢钥闯觯陙鞷CEP海運貿易指數總體呈上升趨勢,疫情等因素影響導致2020年RCEP海運貿易指數出現下滑。
三項指數的發布,精準刻畫港口航運樞紐高質量發展要素、大宗商品及RCEP海運貿易變化趨勢,對于促進港口、大宗商品和貿易的高效聯動意義重大,必將更好推動國際經貿發展。宮喜祥表示,三年來,山東港口聚指成拳,樞紐地位進一步增強,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力日益彰顯。此次發布的三項指數,通過全面的指標評價和大量客觀數據采集量化分析,真實反映RCEP區域國際航運樞紐和海運貿易發展態勢以及港口大宗商品市場波動趨勢,為政府部門、國內外港口行業、大宗商品各方面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