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浮山首次“空中綠化”,“無人機散種”讓山頭綠色更濃……

    飛播造林!浮山第一次“空中綠化”,撒下樹種讓山頭綠色更濃……神話中有“天女散花”,今日現實中有“無人機散種”!8月14—15日,一架無人機在浮山上空盤旋,一粒粒樹種從天而降,浮山迎來首次“飛播造林”。

    連續兩天,工作人員一早便在浮山南麓的大浮頂足球場旁準備就緒,抓住天氣、風向有利時機,操作無人機升空。按照預設的航線在天空飛行,將樹種不斷撒向山頭。



    據介紹,為做好本次無人機飛播,在選擇樹種時也特別講究,主要遵循以下幾點:一是選擇天然更新能力強,種源豐富的鄉土樹種;二是選擇中?;蛐×7N子,產量多、易采收、易儲存的樹種;三是選擇種子吸水能力強,發芽快;幼苗抗逆性強、易成活的樹種;四是選擇適宜自然立地條件,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景觀價值的樹種。



    根據以上原則,此次飛播選擇的主要樹種為臭椿、鹽膚木、刺槐、側柏、胡枝子、紫穗槐、荊條、黃連木、欒樹、黃櫨、烏桕等。



    “近期,青島雨水較多,正適宜飛播作業”,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種子落地發芽所需的水分、溫度和幼苗當年生長達到木質化的條件,這一階段為最佳播種時間。

    “種樹不挖土,來年綠滿山”

    據介紹,此次所用無人機飛播技術,單次飛行時長約為7—8分鐘,每次可作業面積5-6畝,播撒種子重量為16—18公斤,經過連續兩天作業,播種面積255畝。

    “種樹不挖土,來年綠滿山”,無人機飛播的優勢明顯,具有經濟高效、作業區域精準、作業安全系數高等優點。

    飛播造林前,工作局部處理地面雜草,使種子可以充分接觸到土壤。


    飛播的種子都經過了相應的處理,主要包括種子的機械處理、藥物浸種處理、種子的涂層處理、種子丸衣化處理等幾種。對飛播用種進行篩選、翻曬、提純去雜,由種子檢驗單位統一檢測,達一、二級標準,播前對飛播種子進行發芽試驗,對達到飛播要求的種子全部進行鳥鼠驅避劑拌種包衣,如采用ABT生根粉、腐殖土和農藥等配料,防止鳥鼠危害,促進生根發芽。

    另外,對草木、灌木覆蓋度偏大、可能影響飛播種子觸土發芽和幼苗生長的區域,為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增加種子觸土機會,對地表死地被物厚或土壤板結的播區地塊,進行局部簡易整地。

    為何要選擇“飛播造林”?

    之前,浮山造林綠化基本都是選擇人工栽種培育好的樹苗,此次為何選擇飛播造林?飛播造林具有哪些優勢呢?

    據介紹,浮山是連接青島市“城-山-?!钡闹匾袠屑~帶,但尚存部分植被稀疏地帶,而且林相結構有待豐富。飛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投入少、成本低等優勢。因而,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可提高浮山山體的植被覆蓋率,優化森林群落結構,豐富林相和季相,提高林分質量,進一步增強浮山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碳匯、文化服務功能,有效增加抵御森林病蟲害的能力,對于促進浮山生態建設,帶動區域社會、經濟、生態融合發展具有示范性作用。

    另外,此次飛播造林也具有試驗意義,為植樹造林探索一套科學可行的模式。

    隨著大規模國土綠化的逐年推進,青島市立地條件好、容易造林的地方基本都已綠化,剩余地區立地條件較差,地形相對復雜,人工造林十分困難。飛播造林具有速度快、省勞力、成本低、投資少、活動范圍廣等特點。然而,由于長期以來的造林工作以人工植苗造林為主,忽視了播種造林的應用實踐。因而,選擇浮山開展飛播造林,旨在探索一套科學可行的無人機飛播造林技術模式,落實山東省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的要求。

    助力公園城市建設

    今年,青島開啟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公園城市建設攻堅行動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依托我市山、海、島、灣等自然景觀資源和優良的人文景觀資源,以綠色為本底、山水為景觀、綠道為脈絡,人文為特質、街區為基礎,建設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產空間集約高效、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安全開放、全民共享的公園化城市。

    2022年到2024年,青島市將逐步推進“12131”系統工程。即:構建1個城市綠道網絡、建設200處公園綠地、打造100條林蔭廊道、推進300處立體綠化、實施1項生態綠化工程。今年,青島全市計劃實施公園城市建設項目396個,包括“一線一環”綠道啟動,浮山、太平山、午山綠道建設,60個山頭公園整治,60個口袋公園、50條林蔭廊道等。

    浮山整治作為公園城市建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遵循保護與利用并舉的原則。計劃在山體下部建設長度25.25公里的環山綠道,并同步開展沿線景觀節點、停車場以及配套設施等建設。綠道建成后,浮山下部將向市民開放,上部將實施封山育林,通過補植、撫育等方式提升森林生態功能。

    隨著飛播造林的開展,未來,浮山的樹木種類將更加豐富,更加具有層次感,植被將更加茂盛,浮山將更好地發揮“城市綠肺”功能,使青島市環境更加宜居宜游,公園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