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城陽區的青島盤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三柏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深交所主板首發上市申請相繼成功過會?!叭才R門”的背后,是資本市場“城陽板塊”的加速崛起。截至目前,城陽區上市公司將達16家,即將用綿延的洪亮鐘聲,奏響資本市場的“城陽樂章”。
借力資本加快產業升級
2020年5月22日,青島威奧軌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青島2020年首家上市,全市第39家A股上市公司。威奧軌道主要從事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內裝產品、衛生間系統、金屬結構件、模塊化產品和車外結構件等,是高速列車配套領域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及綜合配套能力方面的領先企業。借助資本市場活水,威奧軌道成為青島正在全力打造軌道交通5000億級產業集群中沖出的一匹快馬。
作為城陽的龍頭產業,2021年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100億元,青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先后入選了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鐵路機車)、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庫、青島市首批市級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名單。
作為優勢產業,城陽區搶抓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崛起的戰略機遇,加快推進產業集群化、企業規?;⑵放聘叨嘶?、產業數字化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體系逐步完善。
在新興產業方面,城陽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優勢資源,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全面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22年1-5月份,城陽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261.25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2%。
這一系列產業名牌是城陽區的厚實“家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是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而借力資本市場就是其中的關鍵一招。
2022年,華通集團與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建立“一對一”合作機制,建立一體化開發運營聯合體,完善“管委會+公司”體制。借助華通集團資本優勢和發展平臺,雙方攜手做大做強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的同時,更可以將合作范圍擴大到城陽區全域企業,培育更多的上市公司和優勢企業。
城陽區現有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36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擬上市企業有13家,借力資本市場,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后勁十足。
青島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成功上市(來源:城陽區)
在資本市場的“入場券”的征程中,一批企業在創新賽道全力奔跑:如于2020年上市的高測股份是光伏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于2021年7月上市的海泰科已成為國內外重要的汽車注塑模具研發基地。在今年過會的城陽企業中,盤古智能瞄準風電新市場,開發集中潤滑系統,填補國內市場空白。
“店小二”將企業家擺在“C位”
城陽區能在資本市場持續“深耕”,全方位的服務和堅實的政策支持不可或缺。城陽區始終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工作重心,提供高效率、高質量的金融服務,這正是“城陽板塊”在資本市場高地崛起的基因密碼。
2022年伊始,城陽區召開推進企業上市工作座談會,區委書記呂鵬提出企業家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也是城市的寶貴財富。各級各相關部門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將企業家擺在“C位”,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打造最真誠、最謙卑、最高效的服務型政府;要旗幟鮮明支持企業做優做大做強,設身處地為企業制定政策、謀劃工作,通過抓好企業上市工作,推動重點企業倍增,不斷壯大科技型新銳企業、培育高成長性小微企業。
緊接著,城陽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緊鑼密鼓地組織開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春雨行動”,結合區域產業特點和實際,協同金融機構在走訪企業、信貸對接、服務上市等方面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企對接活動,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收集了上市企業需協調解決的問題18項,由職能單位逐項研究解決;成立了銀行、證券、法律專業人士組成的輔導隊到重點企業進行走訪,“一企一策”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把脈問診;組織駐區金融機構對規上工業企業等市場主體開展走訪對接,累計走訪企業900余家次,授信6.77億元、發放貸款1.62億元。
服務持續釋放“引力”,扶持政策更加“給力”。近年來,城陽區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資本市場發展的意見》和《促進創投風投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創新舉措和優惠政策,力求政策的優惠力度做到最大,政策的兌現速度也做到最快。城陽區地方金融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市之后,企業可以募集到大量資金,這時政府再進行獎補,只能是錦上添花。事實上,企業在上市前才更加需要資金的支持,同樣是給支持,為什么不把好鋼用到刀刃上呢?”2020年上市的威奧軌道,正是上述政策的受益者。從輔導期到過會,再到正式上市,威奧軌道在上市期間的每一個階段都得到了獎補。在正式上市前,威奧軌道便已經拿到了1000萬元的補貼款。
自2019年以來,城陽區新增上市公司7家,總數達12家,有過會待發企業4家,累計撥付上市掛牌扶持資金8200余萬元,入選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區試點。馳騁資本市場的“城陽方陣”,正在實現由大企業上市為主,轉變為大中小企業“多點開花”,進軍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十四五”上市公司數量翻番
眼下,城陽區還將持續“吸金”:沃隆食品、海力威、浩大海洋等企業申請IPO獲受理,邁金智能、凱瑞電子等企業正在開展上市輔導,城陽區“上市軍團”逐鹿資本市場的步伐越發堅定。
放眼“十四五”,城陽區將致力于建設創新創意引領區,科技企業加速集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等高成長性企業、上市公司數量“三個翻番”,分別達到2500家以上、1800家以上、30家以上;資本與產業深度結合,人才與資本相互撬動,創投風投加速集聚。
為此,呂鵬提出了“六個狠抓”的任務:狠抓產業集群培育,聚焦軌道交通、特種食品、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方向,發揮領軍企業引領作用,拓展上下游配套,推動全鏈條聚合、集群化擴張,新打造汽車模具、半導體等產業集群10個以上;狠抓高科技、高增長企業、特別是領軍科技企業的招引培育,強化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從源頭上推進產業結構調優、調高、調新;狠抓企業上市,支持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狠抓產業空間布局優化,重點解決產業不聚焦、空間不集聚等突出問題,編制全區“產業地圖”,引導各街道聚焦主業、錯位發展,突出重點產業精準化招商,制定產業鏈圖譜,增強招商實效;狠抓低效工業園區改造提升,堅持“與高手過招”,委托國內國際頭部企業對低效工業園區改造提升,明確產業要求,一個園區一個細分產業,構建起良好產業生態,確保做一個成一個;狠抓產業金融支撐,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積極推進投貸聯動,強化“政、銀、企”合作,撬動銀行資金和投行、基金等產業金融資本發展,降低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