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機器人日益融入實體經濟 多部門出臺措施支持拓展應用空間

    最近一段時間,小米、騰訊等多家公司發布機器人新品;已有的機器人也在加快進入抗洪、防疫和工業生產的一線;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陸續發布政策措施……各項進展表明,作為新興技術的重要載體,機器人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力量。

    供給:“專精特新”企業脫穎而出

    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將于8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集中展示機器人先進技術和產品。大會召開前夕,一批機器人已經亮相。

    8月11日,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鐵大”在發布會上姍姍而來,用行動展示了自身的運動能力。

    “鐵大”還具備強大的情緒感知能力。它搭載了MiAI環境語義識別引擎和MiAI語音情感識別引擎,能夠識別85種環境聲音和45種人類情感。

    人形機器人被認為是智能機器領域技術集成度最高、難度最大的挑戰?!癈yberOne的AI和機械能力都是由小米機器人實驗室自主開發的。我們投入了大量研發資金,包括軟件、硬件和算法創新?!毙∶准瘓F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表示。

    8月8日,騰訊發布第二代四足機器人“Max”。該機器人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對于復雜地形可以精確走位通行,包括單樁跳躍、雙輪站立、雙足起立、空翻下樁等高難度動作。

    更多的機器人將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集中展示。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大會將設置“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物流”“機器人+商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建筑”“機器人+制造”“機器人+礦山”等專區,并首次設置了人形機器人專區。

    龐大的機器人軍團是產業鏈實力的體現。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表示,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從機器人零部件到整機,再到機器人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產業鏈韌性不斷增強。一批零部件、整機、系統集成的“專精特新”企業脫穎而出。

    汪宏表示,中國機器人產業已成為支撐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6.6萬臺,同比增長67.9%;服務機器人產量達921.4萬臺,同比增長48.9%,機器人產業規模持續增長。

    需求:機器人應用范圍不斷拓寬

    今年以來,機器人在應急救援領域嶄露頭角。

    不久前,山東威海一名男孩在海中游泳時因風浪太大難以上岸,有生命危險。當地民警迅速出動“海豚1號”水面救生機器人,很快將該男孩成功營救。

    機器人在應急救援領域將大有可為。根據應急管理部今年發布的《“十四五”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規劃》要求,到2025年,應急救援裝備智能化、輕型化、模塊化、標準化水平持續增強,人裝協同水平顯著提升。

    除了應急救援領域,我國機器人在工業和服務業領域的應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汪宏介紹,工業機器人已應用到國民經濟52個行業大類,143個行業中類,不僅加速了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也全面支撐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等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機器人在餐飲、零售、物流配送、醫療康復等領域不斷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特種機器人作業能力明顯增強。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我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20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246臺/萬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

    政策:將加快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

    與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國機器人應用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為此,主管部門先后出臺支持措施。

    科技部等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鼓勵在制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等重點行業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制造領域優先探索工業大腦、機器人協助制造、機器視覺工業檢測、設備互聯管理等智能場景。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今年6月對“農業、建筑、醫療、礦山領域機器人應用優秀場景名單”進行了公示,旨在復制推廣。

    接下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我們將深耕行業應用,遴選發布一批應用成效顯著的機器人產品和場景。同時拓展新興應用,鼓勵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形成一批先進適用的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支撐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汪宏說。

    此外,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持續推動國內外企業、研發機構加強聯系,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上,系統推進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軟件和整機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持續推動機器人共性技術研究。

    博覽財經首席經濟師李宏圖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還存在基礎薄弱的問題。因此,全產業鏈在大力推動各行各業技術與應用變革的同時,積極推進創新,不斷擴大機器人產業整體優勢。在此路徑上,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正當其時。

    “總體來看,機器人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對改造傳統產業、解放生產力、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有重要意義,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崩詈陥D說。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