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節節攀升的新能源汽車、多樣的線上閑置交易平臺、“能走不騎、能乘不開”的出行方式,隨著《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提出,“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適度消費理念逐步普及,一股綠色“蔚然成風”。
綠色理念引領消費變革
在“雙碳”目標下,居民是消費行為的主體。中科院有關研究指出,我國工業過程、居民生活等消費端碳排放占比已達53%。面對綠色低碳的轉型趨勢,在未來幾十年內,生活方式及消費方式的變化將關系到雙碳目標的實現。
從定義上看,綠色消費是各類消費主體在消費活動全過程貫徹綠色低碳理念的消費行為。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所發布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到 2025 年,綠色低碳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重點領域消費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綠色消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初步形成。
因此,綠色消費需求的激發和釋放,不僅將為處于產業綠色化轉型的窗口期的企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和新的市場,更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以舊換新或成新風尚
“書籍、化妝品小樣、兒童用品是很值得購買的。”有多筆二手物品買賣經驗的90后市民鄭女士說,“在閑置交易越來越規范的當下,很多商品都會注明全新或者八九成新、到手基本可以正常使用。”
作為提供閑置交易服務的綠色經濟模式,近年來,二手交易逐漸興起。小到手機耳機,大到家用電器,線上二手交易市場基本囊括了日用所需的全類商品。同時,得益于國內物流體系的完善,物理空間上的交易壁壘被打破,買家與賣家隔著手機屏幕,可直接完成交易。
拓寬閑置品利用及二手交易渠道無疑是綠色發展理念影響的一次消費模式的創新,但同時,許多消費者也反應這種方式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岸纸灰妆容^依賴買家的經驗,之前買的書籍收到后出現破損,只能自己聯系快遞確認發件時的完整程度?!睋?,某二手交易平臺早在2016年設立“小法庭”,邀請用戶擔任“小法官”,發生糾紛后后,買賣雙方可提交圖片、視頻等交易證據,以投票形式解決買賣雙方糾紛,以保護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
隨著以舊換新、在線交易等消費方式的普及,規范開展二手商品在線交易,加強信用和監管體系建設,完善交易糾紛解決規則將是循環經濟產業探索下綠色消費的再度升級。
新興電樁緩解“充電焦慮”
事實上,綠色消費的深刻變革不僅體現在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周期、全鏈條、全體系的深度變革更在于衣、食、住、用、行等多個方面的綠色化、低碳化,這不僅依賴于居民消費理念的躍升,更考驗新興產業保持增量的發展態勢。
就交通出行而言,《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從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被納入“新基建”,充電基礎設施相關建設被認為是電動汽車推廣的“最后一公里”,電動汽車充電問題成為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的重要推手。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充電樁相關企業24.9萬余家,其中,2022年1-7月新增注冊企業5.4萬余家,1-7月新增企業注冊增速達41.9%。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水平持續提升的當下,建立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保障能力,加速建設與完善相關基礎設施,是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方向。近日,充電網生態運營商特來電發布數據,旗下充電網運營平臺日充電量達到2022萬度,首次突破2000萬大關。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特來電智能充電設施在青島城運集團的公交車場站已應用成熟,充電弓可精準對接到下方的新能源公交車,打造向于公交車的公交充電網是未來新型充電網為行業、產業賦能的新能源生態圈。
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重要支撐。未來,綠色消費方式能否成為公眾自覺選擇,也有賴于供給和消費兩端的互相促進。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