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零售市場從2017年開始出現無人零售業態,短短四年時間已經歷了從最初資本競相追捧的風口期,到經營舉步維艱備受質疑,大批明星企業接連倒閉,再到如今很多企業回歸零售本源尋求重生之路等多個階段。
曾經的資本“寵兒”無人零售,經歷數年的低調發展后,近期有了新的動向。國內無人零售機企業友寶在線向港交所正式遞交招股書;元氣森林也于近期成立了零售業務中心,通過加碼智能零售柜業務發力線下渠道;美團、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正在加緊布局自動取餐柜……種種動向,或可洞見行業新變化。
2017年被公認為無人零售元年。有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行業內有30余家公司獲得了超過30億元的融資,包括阿里、美團和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巨頭企業紛紛入場。但在2018年,名噪一時的每日優鮮便利購、果小美、猩便利、七只考拉紛紛傳出裁員、撤柜、關店的消息,以領蛙為代表的中型玩家則以被收購等形式選擇了退場。然而,過去幾年中,無人零售行業一直處于較為冷清的狀態。
直到今年上半年,國內最大的無人零售經營商北京友寶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IPO。此舉將沉寂了四年的無人零售賽道重新帶回了公眾視野。
但即便是行業領頭羊,日子顯然也沒有那么好過。據悉,此次并非友寶在線首次尋求上市。2016年2月24日,友寶在線在新三板掛牌,后于2019年3月12日摘牌。該公司還曾沖刺創業板,但于2021年2月25日終止了創業板上市計劃。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兩年間,友寶在線累計虧損近14億元。
友寶在線的主要業務,主要分為智慧零售業務、供應鏈運營服務、數字增值服務及其他業務四個板塊。其中智慧零售業務指通過自動售貨機零售商品來獲取收益,是友寶在線的核心業務。
事實上,不少業內聲音表示,無人零售的風口正在回歸。目前,入局無人零售的大玩家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類是專注無人零售的企業,例如友寶、便利蜂等;第二類是供應商產業鏈順延的公司,如元氣森林、農夫山泉等;而第三類則是跨界玩家,如順豐旗下推出的豐e足食等。有分析報告顯示,中國無人零售行業分散,市場參與者數以千計,其中大部分為當地小型個體營運商。
但和2017年類似的是,在這個賽道上,現在的競爭已經開始激烈起來,大玩家們近年來深耕渠道,動作頻頻。豐e足食在今年2月完成3億元A輪融資,再度加碼無人零售;瑞幸咖啡布局無人零售咖啡機;每日優鮮收購“在樓下”;農夫山泉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里投放了近6萬臺智能終端零售設備,部分組合類售貨機更名為“農夫山泉芝麻店”;泡泡瑪特更是布局大量“機器人商店”和“抽盒機”,僅機器人商店就已經有近2000家。
除了已經布局的玩家,計劃進入市場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日后的競爭將會加劇。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無人零售的銷售規模將達到近2萬億元,覆蓋到的消費者群體也將達到2.5億人。
無人零售的迭代與技術進步也有關聯。2017年,行業主要集中于“盒子式”無人便利店的時代,人臉識別、RFID(射頻識別)標簽、重量感應等多種高科技都在往里面“堆砌”。相較于過去,如今的無人零售“樸實”了很多,重新將目光放到了各種無人柜、無人售賣機、自助KTV等更為小型實用的設備上。國泰君安證券相關分析報告顯示,無現金支付、無接觸購物與更好的儲存條件,讓購物互動體驗得到提升,大數據分析、視覺識別、人工智能技術等也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
業內普遍認為,疫情的反復給無人零售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會給運營企業帶來壓力。但毫無疑問的是,無人零售的場景和需求始終存在。對于現在的無人零售企業來說,比起單純的擴大市場份額,如何能夠保證健康的運營才是最大的挑戰。
來源:中國商報(記者 冉隆楠)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