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青島市城鄉規劃學會主辦,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承辦的“留住鄉愁·喚醒活力”學術沙龍活動,在嶗山區北宅街道大嶗櫻桃谷(三吋日光咖啡屋)成功舉辦。
青島市城鄉規劃學會理事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副總規劃師潘麗珍主持本次沙龍活動,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青島分部主任工程師張慧立對沙龍主題背景和“鄉村文化傳承與風貌塑造、產業融合發展與運營模式、村莊閑置資源的有效盤活利用”討論議題做了闡釋發言。
據悉,青島市嶗山腹地的村莊優勢明顯,依托山海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鄉村發展模式,尤其是地處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北宅街道的部分村莊具備豐富的山海資源稟賦和良好的社會經濟基礎,非常適宜打造成為青島市的鄉村振興示范片。
青島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宿天彬向參會人員介紹了向市委市政府提報的關于依托嶗山山海資源基底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建議。包括創建示范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高標準編制村莊規劃,打好鄉村振興基礎;做優做強主導產業,提高鄉村發展核心動力;加強財政土地要素支撐,提供鄉村振興政策保障;挖掘本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五個方面。
青島科技大學博導教授、青島城市經濟學會會長雷仲敏提出鄉村發展的關鍵在于“人”,要想留住人,關鍵是要解決處理好城鄉之間要素交互流動的障礙,包括土地流動、人口流動、文化知識流動、資本流動等。推動以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新消費、新場景為特征的農業“新六產”發展。全面深化農村要素市場改革,通過各類資源的資本化,實現農村金融創新,做好數字賦能。在構建現代鄉村文明體系的過程中留住“鄉思”、喚醒活力的關鍵在于創新治理模式,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在于建立現代化的鄉村治理體系。
青島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樹楓提出了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性,強調了實地調研對文化挖掘的重要作用。他肯定了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將形成的規模效應,并提出在示范片區建設過程中應當區分主次、依次推進。針對鄉村的產業融合發展,他提出應當調動政府、村鎮基層干部、村民的積極性,三者缺一不可。為保障規劃的有效實施,他建議專家、建設部門、設計部門應在項目建設期間密切結合。
青島市公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張小帆認為文化和風貌是鄉村的靈魂,產業是鄉村發展的核心動力。他提出鄉村風貌保護和傳承可通過制定地方標準的方式,提煉地域價值要素,對鄉村發展規??刹扇】偭靠刂频姆绞剑l展建設留有彈性;在產業方面,他提出結合村莊的地理區位和資源稟賦,尋求適合村莊自身的重點產業方向,通過對外招商和加強自身宣傳相結合的方式,提升產業落地性,同時提高二產附加值、尋找長期性的產業;在實施機制方面,他建議采取鄉村規劃師長期伴隨,建筑師、藝術家、高??蒲袡C構等共同參與的方式。
青島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理事長助理吳曉雷認為應當建立覆蓋自然、人文的鄉村風貌保護名錄,并強調了構成鄉村風貌基底的村落整體風貌保護的重要性。針對鄉村風貌保護要素的規劃傳導,他認為應當通過編制法定規劃、納入青島風貌保護規劃、制定鄉村風貌保護條例的方式,實現全方位管控。針對鄉村閑置資源,他向參會人員分享了目前掌握的關鍵數據,建議盡快建立農村產權管理基礎數據、建立鄉村低效產業用地退出機制以及縣(市)-鎮-村三級的土地管理平臺,同時對村莊分類施策。
原青島國信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國信設計院總監李曉蓉從實施主體的角度,提出投資主體和運營主體對項目運作模式的影響,并向參會人員分享了自身在實施項目過程中產業導入、規劃設計等方面的經驗。
青島市城鄉規劃學會秘書長張相忠提出規劃師應深度融入鄉村生活,以問題與需求為導向,做可落地的方案;通過鄉村文化記憶載體留住鄉愁;規劃編制要以村民為本,提高村民滿意度。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于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