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今年5月,青島發布《青島市實施“碩果計劃”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從科技成果轉化供給、需求、服務、保障四個方面提出16條具體舉措,以此推動全市科技成果轉化活躍度和技術轉移能力明顯提升。
為落實落細“碩果計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支持青島重點產業創新發展,日前,青島市科技局出臺《青島市科技計劃項目技術成熟度立項評價工作規程(試行)》(以下簡稱“規程”),探索在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示范類等項目開展技術成熟度立項評價試點。
“碩果計劃”后首個落地細則
科技創新不是簡單等同于實驗室里的研究數據和成果,只有將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真正釋放創新驅動發展的原動力。
記者了解到,技術成熟度是指技術滿足預期應用及產業化目標的成熟程度。而技術成熟度立項評價是指在項目立項過程中,對項目申報時的技術成熟度進行的客觀評價,并對在規定的時限是否可達到預定的技術成熟度目標進行預判,確定項目技術成熟度的起點以及立項任務的最終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該規程是出臺“碩果計劃”后首個落地細則,也是青島市深化科技管理改革中又一創新舉措。
技術成熟度立項評價在立項環節開展,結合項目評審組織實施。該規程指出,技術成熟度立項評價結果作為項目立項的重要依據,專家對是否可達到預定的技術成熟度目標進行預判。符合指南項目預期技術成熟度要求的進入項目評審后續環節,不符合要求的不再開展項目后續評審。
青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創新優化市級科技項目遴選機制,支持一批創新性、先進性強、技術成熟度高的項目,加速推動我市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創新發展。
十三級分類提升精細化水平
在提高項目遴選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方面,青島也拿出了“實招”和“硬招”。該規程指出,技術成熟度立項評價主要采用同行評議方式組織,結合項目評審邀請與項目研究領域相關的專家開展評價。在此過程中,評價專家遴選遵循隨機、回避原則,由科技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從專家庫中按照專業學科、研究方向、研究領域選取,原則上應熟悉科技成果轉化或技術成熟度評價,且符合項目評審和專家庫管理有關要求。
技術成熟度等級劃分由報告級、方案級、仿真級、功能級、初樣級、正樣級、環境級、產品級、系統級、銷售級、盈虧級、利潤級和回報級共13個級別構成,逐步提升精細化水平。從位于第一級的報告級來看,評價標準為發現新現象、新問題、新需求并提出報告,對于舉證要素和技術憑證的要求為提供相應的調研報告、需求報告、產業發展、市場前景等分析報告;位于最高級別的回報級,評價標準則逐步細化為“項目累計總收益-項目全部累計總投入(研發投入+生產投入+運營投入)≥0”, 舉證要素則需要提供相應的合同、發票、財報、統計等。
這種精細化還體現在在相鄰的等級之間。以盈虧級和利潤級為例,盈虧級的評價標準為項目年度總收益-項目年度運營成本≥0,開始年度盈利;而利潤級的評價標準則更為細化——項目累計總收益≥項目全部累計總投入的30%到50%。在舉證要素上,除了要提供合同和發票以外,還需提供財報。
前景無量
將技術成熟度評價結果直接作為科技計劃項目立項的重要依據,這在國內科技管理領域中尚屬創新探索。那么,青島在如何用好技術成熟度立項評價,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從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青島有不少獨特的優勢。從供給端來看,青島研發基礎較為雄厚,駐青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各級創新平臺等數量可觀;從需求端來看,青島傳統制造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是全市工業經濟的壓艙石和重要支撐,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家電、現代海洋、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高端化工等產業方面頗具優勢。這意味著,青島對科技成果的承接能力較強;從服務端來看,青島各類孵化載體經過長期發展,創新創業條件比較成熟,服務隊伍經過多年鍛煉也形成了一定規模和水平。
為“硬”科技配備“軟”實力,助推科創型企業加速步伐,產業鏈協同更需加速“齊步走”。青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下半年開始,技術成熟度立項評價將在青島市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示范類科技計劃項目遴選立項過程中試點實施。該評價工作不增加行政成本,不增加審批環節,將統籌結合項目評審統一開展。通過在項目申報指南或通知中明確項目實施期內預期達到的技術成熟度目標,并在立項評審過程中對申報時技術成熟度、項目實施期內是否可達到預期技術成熟度目標等情況進行評價,確定項目技術成熟度的起點以及立項任務的最終目標。
城市之間的角逐看產業,而產業競爭的根本在于產業鏈?!跋Mㄟ^這一制度創新,進一步加強項目遴選過程中對技術成果轉化的引導,鼓勵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圍繞我市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助推更多的科研成果變‘金果’,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青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