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盤前跳水,一度跌超40%。每日優鮮回應“解散”稱,由于業務調整部分員工離職。
相關閱讀
生鮮電商巨頭也扛不住了!近日,每日優鮮關閉了30分鐘極速達業務,全國僅支持次日達配送。有網友表示,“半個小時買不到菜了?!?/p>
目前,作為“生鮮電商第一股”的每日優鮮正在面臨危機,已收到兩次退市警告函。公司不到4年時間巨虧近100億,股價不足1美元,2021年年報“難產”,昔日的風光早已不復存在。
每日優鮮關閉30分鐘極速達業務
全國僅支持次日達配送
7月28日,每日優鮮的小程序首頁發布一則服務變更通知,配送時間由原來的最快30分達改為僅最快次日達,配送范圍為全國均可配送。有消息稱,每日優鮮30分鐘極速達業務全國關停,僅余次日達服務。
對此,每日優鮮方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在實現盈利的大目標下,公司對前置倉業務進行了調整,次日達和其他業務不受影響。”
目前,在全國各地區,無論是瓜果蔬菜還是肉蛋水產,每日優鮮頁面中顯示的所有商品均標有“最快次日達”。秒殺等活動仍在繼續,但是在商品詳情頁,卻顯示“因疫情您的訂單可能延遲,預計1-4天送達?!?/p>
3天關閉9城業務
其實,從6月底開始,每日優鮮便陸續關閉了9個城市的相關業務。據報道,每日優鮮在6月30日至7月2日的三天內,連續關閉深圳、石家莊等9個城市業務。
對此每日優鮮官方客服稱,由于業務調整,上述9個城市極速達業務暫時關閉,用戶無法購買生鮮產品。此外,該工作人員表示,上述城市目前保留了云超特賣業務,可為用戶提供最快次日達服務。
此次極速達業務的正式關停也意味著每日優鮮徹底放棄了賴以起家的前置倉業務,目前各城僅保留有次日達業務云超特賣。
官網顯示,每日優鮮在一二線城市首創“前置倉”模式,為16個城市的數千萬家庭提供了“超4000款商品,最快30分鐘達”服務。但是在6月30日前后,每日優鮮關閉了蘇州與南京的業務,7月1日關閉杭州、青島、深圳相關業務,7月2日關閉廣州、濟南、石家莊、太原相關業務。截至目前,該平臺相關站點還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和廊坊4個城市。
對此,有網友表示,“最快次日達,買個菜也太難了。”“市場的優勝劣汰。”
每日優鮮面臨退市危機
據悉,每日優鮮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創新型社區零售企業,企業愿景是成為中國最大的社區零售數字化平臺。自2014年以來,每日優鮮經歷了12輪融資,得到了騰訊投資、浙商創投、中金資本、聯想創投、高盛資管等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10億元。
并在2021年6月25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發行價為13美元/股,成為“生鮮電商第一股”。但沒想到的是,出道即巔峰,之后每日優鮮的股價跌跌不休,當前股價僅為0.24美元,市值為5545萬美元,較高點縮水近96%。
股價不振背后的原因還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變化。公司披露的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每日優鮮凈虧損分別為22.32億元、29.09億元和16.49億元,3年合計虧損將近70億元,如果加上2021年前三季度虧損的30.18億,則合計虧損近100億。截至目前,該股2021年的年報仍未發布。
由于因公司股票連續一個月低于1美元,未能按時提交2021公司年度財報,每日優鮮已經收到兩次退市警告函。
7月,每日優鮮于官網主動披露,審計委員會對公司次日達業務部與第三方供應商和客戶進行的某些“可疑交易”進行的獨立內部審查已經基本完成。相關的涉事員工在審查前就已經向公司遞交了辭呈。此次“可疑交易”導致每日優鮮2021年報告期內的某些收入在財報中記錄不準確。
除此之外,在6月份,每日優鮮因為拖欠供應商16億,被朝陽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532萬。不過在近日,身陷“泥潭”的每日優鮮再迎一線生機。
7月14日,每日優鮮宣布,公司與山西東輝集團達成股權戰略投資合作協議。協議規定,山西東輝集團計劃向每日優鮮進行價值2億元人民幣的股權投資。公告顯示,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每日優鮮和山西東輝將圍繞農業運營、銷售與營銷交換各自的資源和最佳業務實踐,并在品牌農業、訂單農業等全產業鏈進行一系列的戰略合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