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中報預告揭示行業冷暖 新興產業無懼經濟下行壓力

    上市公司是行業的代表,其業績走向預示著行業景氣趨勢。在今年宏觀經濟增長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告數據,對于研判經濟走勢、產業結構變化,以及未來投資布局,具有了更重要的意義。

    截至7月25日,已有174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中報業績預告(快報、報告), 業績披露率為36.18%,實現正增長的公司占比為47.48%,但同比盈利增速為-16.10%,顯示出當前經濟增長壓力。

    從市值角度進行分析,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披露率分別為 47.74%,10.65%、16.84%和 6.93%,實現正增長的公司占比分別為43.89%、84.78%、64.95%和85.71%,同比盈利增速分別為-48.67%、73.11%、24.60%和56.15%。中小市值的科技創新型上市公司,在經濟整體承壓的背景下,體現出更為明顯的成長能力。

    新興產業逆勢增長

    新興產業無懼經濟下行壓力,這正是中國經濟結構優化、產業升級的具體體現。從中報數據看,非周期行業中盈利增速最高的是電力設備,盈利同比增長達到66.04%,主要由光伏等新能源相關子行業貢獻。其次是通信,增速46.61%;電子,增速38.99%;國防軍工,增速21.93%??傮w看,盈利保持高增長的行業集中于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這與當前產業和金融政策的發力方向保持一致。

    周期性行業增速普遍高增長,如煤炭增速81.86%、石油石化,增速66.01%;有色金屬,增速52.20%;基礎化工,增速51.16%。主要是上半年國際大宗商品飆升拉動周期性行業盈利,但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在美聯儲加息等因素打壓下,已經自歷史高位顯著回落,周期性行業下半年業績趨勢逐步下滑。

    地產消費動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地產和消費行業下滑明顯。房地產增速下滑85.67%,建筑裝飾下滑98.58%,鋼鐵下滑70.88%,建筑材料下滑70.47%。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可選消費相關的社會服務表現不佳,紡織服裝下滑84.09%,美容護理下滑65.10%,商貿零售下滑57.71%。內需不足是制約經濟持續回升的重要阻力。

    中報季歷來是市場波動最大的窗口期,業績是變化中的不變標準。中信建投證券建議,繼續堅持對醫藥、成長制造、消費三條主線的均衡配置。其中,乘用車和醫藥細分子行業CXO二季度的凈利潤同比、環比改善幅度最大;新能源相關的鋰、硅原料二季度環比保持了一季度的高景氣。同時,上半年業績承壓的行業,下半年如果出現積極改善,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投資機會,比如消費,6月社零總額同比增速達到3.1%、環比增加9.8個百分點,超出了市場預期,特別是汽車和可選品類大幅改善,顯示大眾消費信心有所恢復。線下消費也體現出良好的修復趨勢,夏季新疆、云南等熱門旅游地出現客流高峰,旅游相關上市公司反復活躍。近期市場的結構性變化表明,中報持續高景氣和出現拐點的行業是最重要的配置線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