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flag = false; break; } } return flag; } var pcUlr = "http://www.liu2xue2007.cn"; var mobleUlr = "http://m.qdcaijing.com"; if(isPC()&&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mobleUlr)!=-1){ window.location.href = pcUlr+GetUrlRelativePath() }else if(!isPC()&&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pcUlr)!=-1){ window.location.href = mobleUlr+GetUrlRelativePath() } function GetUrlRelativePath(){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var arrUrl = url.split("http://"); var start = arrUrl[1].indexOf("/"); var relUrl = arrUrl[1].substring(start);//stop省略,截取從start開始到結尾的所有字符 if(relUrl.indexOf("?") != -1){ relUrl = relUrl.split("?")[0]; } return relUrl; }

<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馬懷龍:扎根社區 付出真情為人民

    13年來,他先后為社區居民做好事4840余件;長期幫扶困難家庭40余戶;救助危難群眾30余人次;調解矛盾糾紛2750余件......2008年,馬懷龍從部隊轉業后成為興隆路派出所社區民警。從警以來,他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的宗旨和社區民警的職責,每天穿行在轄區的大街小巷,奔忙在片區的7000余戶家庭,盡心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贏得了社區群眾的信任和尊敬。

    45把鑰匙 是日積月累

    馬懷龍堅持用心投入工作,用情服務群眾,像照顧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顧和幫扶社區里的孤寡老人,他的腰間常年掛著40多把老人家里的鑰匙,社區里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都把他當做自家人,主動把鑰匙交給他,方便他隨時“回家看看”。

    “我如今可以說在興隆社區這片沃土里扎下了深深的根。讓我實現了人生的價值。”馬懷龍告訴記者。

    2022年4月30日下午,一位老人步履蹣跚地來到興隆路派出所,將一面繡著“聽民所言 想民所想 保民平安”的錦旗送到社區民警馬懷龍的手中。這位耄耋老人流著眼淚說:“我今天一定要來親手完成我人生最后的一個心愿。”

    老人今年81歲,與馬懷龍結識,是源于8年前的一件小事。2014年的一天,馬懷龍下社區走訪時,獲悉一名獨居老人因鄰居養狗擾民的問題到居委會求助。馬懷龍第一時間上門了解情況。為了徹底幫王大爺解決問題,多次進行協調后,幫助王大爺將房屋調整至現居住地某公寓,從此王大爺變成了馬懷龍長期幫扶的對象。這一幫就是八年。老人年邁且身患重病,身邊又無人照顧,馬懷龍便利用閑暇時間,隔三差五就到老人家里看看,問問缺什么,并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幫忙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每逢過年、過節,馬懷龍就精心準備一些營養可口的飯菜,到老人住處陪伴一起過,年年如此。

    近期老人查出癌癥,又忙壞了馬懷龍,他東奔西走,忙著協調住院檢查、治療。老人講:“每次聽到馬警官的聲音,就會覺得十分親切;每次看到馬警官的身影,都會感到特別踏實。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時刻都想著老百姓生活疾苦的好警官,我們的生活才會有盼頭?!?/p>

    45把鑰匙 是打開居民的心鎖

    社區民警馬懷龍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有一名老人經常到早市、夜市撿菜葉,買破碎的雞蛋,生活的很艱苦。馬懷龍看到后于心不忍,開始對老人進行了解。

    馬懷龍回憶道,記得第一次給老人錢的時間是2018年10月1日,那天,正趕上馬懷龍值班,當他在興隆路派出所大廳里將500元的現金遞給老人后,老人的眼眶直接就濕潤了,哽噎著說:“馬警官,我是個苦命人,不到一歲就失去了母親,不到4歲就失去了父親,是靠哥哥姐姐帶大,從小就感到很自卑,性格很孤僻。從來就沒有和別人交過朋友,更別說找對象,如今哥哥、姐姐都去世了,我也沒有依靠了。我一度感到活不下去了,我的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沒想到在這個社會上還能遇到我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人,給我帶來了活下去的希望,真是上天給了我一位至親......”。再之后,從2018年的10月份開始,馬懷龍便瞞著自己的家屬,從每個月工資中,拿出500元供老人生活。為解決老人生計困難問題,馬懷龍也多次帶著王大爺去他的戶籍所在地諸城市,找當地的政府協調解決他的生活費用問題。同時與戶政部門協調,爭取將王大爺的戶口從諸城遷到青島來。

    45把鑰匙 是愛的凝聚

    馬懷龍認識管大娘一家的時間大概是在2017年的6月份,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馬懷龍:管大娘一家住興隆路,她的兒媳小尹在2012年11月份,突患腦溢血,成為了植物人。住院期間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禍不單行,2015年管大娘的老伴孫大爺突發腦梗、心梗幸好搶救及時,卻落下了后遺癥,每天只能躺在床上,走路、吃飯都離不開人照顧。管大娘的孫子還在上學,兒子為了養家,要上班賺錢,都沒有時間照顧妻子和父親。馬懷龍得知該情況后二話沒說到銀行里取了2000元現金直奔管大娘家,見面后,管大娘握著馬懷龍的手激動地說:“馬警官,我真想不到你突然來到我們家,其實我早就從電視上、從居委會以及鄰居們了解了你的事跡。我心中一直有個念想,總有一天我們家會成為你的幫助對象的,我早就把你當成我們家的救命恩人了.....”,聽了管大娘的話,馬懷龍告訴大娘:“管大娘你放心,我和我們全家一定會不離不棄地幫助你們的”。在之后歲月,馬懷龍便成了管大娘家中的“一員”。每周都會到管大娘家好幾次,不但給予物質上的幫助,還經常去幫忙做飯,照顧老人。同時,馬懷龍的妻子和女兒也經常到管大娘家幫她打理家務。2017年,管大娘與馬懷龍一起被市北區評為“感動市北道德模范”。

    馬懷龍經常對管大娘說“管大娘,要是生活遇到什么難處,您打個電話我們就過去了。”管大娘聽后,眼睛噙滿淚水。常年累月照顧兩個病人,讓70多歲的管大娘身心疲憊,每隔幾周就到其所在的社區看看,成了馬懷龍雷打不動的習慣。每次送給管大娘錢物她總是想拒絕,馬懷龍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同時也是黨和政府的溫暖,這份黨的溫暖,你一定要收下”。管大娘感激道:“馬警官這么騰出時間,帶錢帶物,到我們家來幫助我們,太感謝馬警官了,感謝興隆路派出所的全體警察”。

    45把鑰匙 是愛的接力

    社區民警每天都會遇到居民“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矛盾小糾紛,但馬懷龍對此絲毫不輕視、不懈怠,認真地記在隨身攜帶的記錄本上。用細心、耐心、熱心一件一件地去化解,使鄰里和家庭重歸和睦,讓社區充滿和諧。馬懷龍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針對各種矛盾總結出一套工作方法,單位稱“老馬調解工作法”。通過在實際工作中設身處地考慮當事人的處境,感同身受地體諒當事人的苦衷,把“執法如山”和“執法如水”“法外有情”和“理中有法”等等有機統一起來。既解“法結”,又解“心結”,并且更多地運用教育、協商、疏導等方法解決群眾訴求,最大限度減少社會沖突,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轄區、矛盾不上交”。擔任社區民警13年來,經馬懷龍調解的各類矛盾糾紛2750多次,成功率幾乎達100%,從未發生過一起上訪投訴事件,讓社區充滿和諧。

    馬懷龍告訴記者“在服務群眾,幫扶困難群眾的過程中,我感覺每幫扶一個困難家庭就會收獲一份幸福,心中充滿著滿滿的正能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牢記習主席的指示,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換,我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不變,恒心不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我要把全部的愛獻給我忠愛的公安事業上,灑向我的社區群眾,以展示我們人民警警察真心為民,真愛暖民的大愛形象。要永遠做人民的公仆,永遠奮斗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p>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王墨然 實習記者 楊悅晨 周鈺博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