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青島啤酒、海爾智家、青島港分別列青島上市公司一周熱度榜前三位。青島59家境內上市公司中,超過8成實現股價上漲,受益于虛擬電廠等概念利好,鼎信通信周內上漲26.20%,領漲“青島軍團”。7月21日證監會公告,青島三柏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柏碩”)深交所首發獲通過,次日,另一家青島“智造”企業也傳來了好消息,青島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江智能”)于深交所創業板首發過會,青島境內上市公司數量有望達到63家。
逾8成公司股價上漲 鼎信通訊虛擬電廠概念受關注
滬深兩市本周漲跌不一,北向資金凈流出37億元。其中,上證指數上漲1.30%,深證成指微跌0.14%,創業板指下跌0.84%,科創板指數上漲3.50%。權重股率先止跌反彈,市場維持震蕩趨勢。31個申萬一級行業,以漲為主。漲幅前3名的板塊是環保、計算機、傳媒,分別上漲5.00%、4.88%、4.77%,跌幅前3名的板塊是農林牧漁、電力設備、建筑材料,分別下跌1.60%、1.59%、1.11%。一體化壓鑄、汽車拆解概念、動力電池回收、鴻蒙等概念周內表現活躍,環保概念一度掀起漲停潮。源達指出,說明權重表現相對強勢,注意目前處于科創板三周年的解禁期,短期或將對市場情緒有所擾動。山西證券表示,重點關注和布局盈利能力強、具有較優防御能力及估值修復空間的大盤價值股和行業龍頭。隨著中報預期的逐漸明朗,關注高成長的新能源和軍工等板塊。
青島59家境內上市公司中,超過8成實現股價上漲。7家公司股價漲幅超過10%,漲幅領先的是鼎信通信、偉隆股份、德固特、征和工業,分別上漲26.20%、23.42%、19.16%、17.50%。鼎信通信主營業務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和總線通信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開發,涉及智能電網、芯片、物聯網、充電樁和虛擬電廠概念。開源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新能源裝機比例增長,對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儲能和虛擬電廠在新能源消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成為新的藍海。鼎訊通訊研發的智能電能表、專變終端、智能斷路器、能量路由器、儲能系統等產品,可以應用于虛擬電廠的計量、采集通信和監控等。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鼎信通訊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530萬元到-2070萬元,凈利潤較去年同期趨向好轉,但依舊虧損。最近60個交易日,鼎信通訊股價上漲49.55%。截至目前,陸股通持有鼎信通訊84.99萬股,占流通股0.13%,累計持股成本5.25元,持股盈利90.69%。
同花順顯示,截至7月22日,青島境內59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8022億元,較7月15日收盤7904億元增加118億元。市值前十名為分別為海爾智家、青島啤酒、青島港、賽輪輪胎、森麒麟、海爾生物、青島銀行、高測股份、特銳德、青農商行,青島港、海爾生物、青島銀行排名前進一位。市值漲幅靠前的是海爾智家、鼎信通信、海信視像,分別增長29.29億元、13.57億元、7.20億元。市值跌幅較大的是高測股份、青島啤酒、海爾生物,分別減少11.15億元、8.60億元、7.01億元。
青島境內59家上市公司周成交量總額為341.47億元,較上周354.38億元成交額略減12.91億元。周交易額超過10億元有12家,其中,特銳德、海爾智家、青島啤酒周交易額較高,分別達到37.83億元、28.42億元、23.90億元。主力資金流入最多的是森麒麟、軟控股份、國林科技分別凈流入4802萬元、1903萬元、1843萬元。主力資金凈流出較多的是特銳德、海爾智家、天能重工,分別凈流出9905萬元、8481萬元、8031萬元。征和工業、德固特、青島食品周換手率較高,分別為61.50%、32.58%、27.52%。德固特連續5天跑贏大盤,上漲態勢良好。其中,偉隆股份資金方面受到市場關注,多方勢頭較強。近期的平均成本為12.95元,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迄今為止,共3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1269.19萬股,占流通A股14.75%。
“蹦床王”IPO過會 產量產值居國內首位
7月21日,證監會公告,三柏碩首發獲通過,即將登陸深市主板。據了解,本次IPO,三柏碩擬募資10.63億元,用于休閑運動及康養器材生產基地項目、蹦床生產線自動化升級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及品牌推廣建設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顯示,三柏碩為中外合資企業,青島海碩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3.07%,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三柏碩專注于各類休閑運動器材和健身器材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蹦床、跑步機、橢圓機、健身車、綜合訓練機和杠鈴架等。在蹦床細分領域中,三柏碩是全國最大的蹦床生產企業,中國生產的每三張蹦床中,就有一張來自三柏碩,無論產量還是產值均居國內首位,是名副其實的“蹦床王”。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三柏碩營業收入分別為5.76億元、5.74億元、9.51億元、7.0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048.6萬元、7676.5萬元、1.26億元、9018.5萬元。發展至今,三柏碩業績穩步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柏碩的客戶主要為亞馬遜、沃爾瑪、迪卡儂和愛康等國際知名零售商及體育品牌,公司大部分收入源于海外。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國外銷售收入分別為5.5億元、5.45億元、9億元和6.8億元,占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6.4%、95.4%、96%和97.4%,海外業務占比較高,易受到國際政策和經濟環境的影響。三柏碩表示,目前正在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打造獨立運動品牌,推出更符合中國市場需要的健身產品。
7月22日,另一家青島“智造”企業也傳來了好消息,豪江智能于深交所創業板首發過會。豪江智能在智能家居、智慧醫養、智能辦公、工業傳動等智能線性驅動主要應用場景有豐富的技術積累,此次擬募集資金6.61億元,用于智能化遮陽系列產品新建項目、智能家居與智慧醫養數字化工廠改造及擴產項目、智能辦公產品產能擴充項目,將通過新建、數字化改造和擴產,進一步促進相關產品和產業的新建或升級。
今年以來,青島已有5家企業過會,除三柏碩、豪江智能外,還有泰德股份、盤古智能、大牧人,其中泰德股份已成功登陸北交,青島境內上市公司數量有望達到63家。
科創板開市三周年 上市青企彰顯“硬科技”
7月22日,科創板迎來開市三周年。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開始在上交所交易,三年的時間里,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由25家增長至439家,總市值突破5.5萬億元,IPO融資額超6000億元,“硬科技”是這些上市企業的共同標簽。據新華社統計,截至7月2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公司數量分別為161家、89家、72家、57家,占比分別為36.84%、20.37%、16.48%、13.04%,合計占比超86%。
目前,在科創板上市的青企共有5家,分別是海爾生物、海泰新光、云路股份、青達環保、高測股份,覆蓋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2021年5家企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雙增長,營收合計55.66億元,同比增長51%;凈利潤合計13.11億元,同比增長93%。5家企業均克服多重不利影響,業績穩定增長,持續高質量發展。
據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海爾生物去年業績延續高增長態勢,營收同比增長51.63%,凈利潤同比增長121.82%,其中物聯網解決方案業務占總收入的比重由2020年的20.01%增至31.42%;海泰新光營收同比增長12.53%,凈利潤同比增長22.19%,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3.7%,新增專利申請33項,新增授權專利16項;云路股份營收同比增長30.82%,凈利潤同比增長24.94%,年內申請專利22項,累計取得專利159項;青達環保營收同比增長12.62%,凈利潤同比增長17.05%,新增發明專利申請11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9項,累計獲得發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專利95項;雙碳戰略背景下,光伏產業鏈企業高測股份增速更為亮眼,營收同比增長109.97%,凈利潤同比增長193.38%。
資料顯示,海爾生物、海泰新光、云路股份、青達環保、高測股份登陸科創板時的發行價,分別為15.53元、35.76元、46.63元、10.57元、14.41元,截至2022年7月22日,收盤價分別為66.86元、89.7元、88.42元、16.35元、83.81元,股價均實現不同幅度的增長,甚至多倍增長。在我國“硬科技”的主陣地,5家青島企業不僅擁有科創板公司高研發、多專利的特質,也彰顯了青島上市軍團的“硬實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隋淼 趙震 制圖 王瑤
責任編輯 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