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交易一周年。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簡稱“上海環交所”)數據顯示,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以來,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國碳市場共運行52周、242個交易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94億噸,累計成交額84.92億元。
全國碳市場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引擎?!翱傮w來看,全國碳市場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敝袊鷳B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通過市場機制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將碳減排責任落實到企業,增加了企業“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意識,推動企業低成本減排作用初步顯現,發揮了碳定價功能,實現了搭建基本制度框架、夯實管理基礎,打通各環節流程的預期目標。同時,全國碳市場還成為展現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窗口。
根據上海環交所披露的數據,全國碳市場自開市以來每個交易日均有成交,交易量隨履約周期變化明顯。啟動當天成交量超410萬噸,首日效應過后交易熱度逐步減弱,履約期前成交量顯著提升,11月、12月總成交量1.59億噸。
成交金額方面,全國碳市場開市以來,累計成交金額84.92億元,其中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額15.56億元,占總成交額的18%;大宗協議交易總成交額69.36億元,占總成交額的82%。
成交價格方面,掛牌協議交易中,全國碳市場以48.00元/噸的價格開盤,掛牌協議交易單筆成交價在38.50元/噸-62.29元/噸之間,每日收盤價在41.46元/噸-61.38元/噸之間。2022年7月15日收盤價58.24元/噸,較啟動首日開盤價上漲21.33%。
李高表示,下一步要持續強化全國碳市場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積極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出臺,完善配套交易制度和相關技術規范;強化數據質量監管力度和運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和征信懲戒管理機制;持續加強市場功能建設,研究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全面提升市場相關參與方的綜合能力水平。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鵬表示,下一步將全力支持全國碳市場深化發展,加快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建設,同時大力發展碳金融市場,加大各類碳金融創新的力度,推動金融市場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合作與聯動發展,促進以碳排放權為基礎的各類場外與場內衍生產品創新,推動金融機構積極穩妥參與碳金融市場建設。
來源:經濟參考網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