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已連續九年將農民技能培訓列入市辦實事,寫進一號文件、政府工作報告,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扶持,并將農民技能培育納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實施規劃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計劃到2022年底累計培育16萬人。今年農民技能培訓項目進展如何?
在7月15日下午舉行的“走進農民技能培訓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活動中,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向市民交出了滿意答卷: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培訓農民11145人,占全年培訓任務的55.7%,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匯集民智:代表提出建議40余條
青島市“走進農民技能培訓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活動由市農業農村局舉辦,通過“聽、看、談、評”方式傾聽民意、匯集民智、接受監督、改進工作,活動邀請群眾代表、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新聞媒體代表以及市政府辦公廳、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工作室、膠州市有關負責同志共40余人參加,現場共同觀摩農民技能培訓,查看評議市辦實事項目。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解決當前群眾所急所盼所憂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切實農民技能培訓這件市辦實事辦好、辦實,推動農民增收促進共同富裕。
代表們觀摩了2022年青島市農民技能培訓膠州市三夏生產無人機植保飛防技術培訓課堂和培訓現場,對農民技能培訓進行直觀和深入了解。本期無人機植保飛防技術培訓班吸引了周邊村莊30余名農民參加,采取課堂授課和田間指導的雙模式教學,學員們可以結合生產實際向專家進行現場咨詢,受到農民歡迎。座談會上,代表們暢所欲言,通過與代表一起座談討論農民技能培訓工作和2022年市辦實事項目實施情況,解答代表關心的問題,對下一步工作以及2023年市辦實事項目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為農民技能培訓深入開展提供了決策參考。代表還對市辦實事項目推進情況和實施質效進行評議,提出對策、建議40余條。
任務過半:培訓人數已超1.1萬人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青島市通過農民技能培訓為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成功創建全國優秀農民田間學校3所、首批共享田間學校1所、全國百所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1所,兩名同志獲評全國優秀農民教育培訓教師、全國共享鄉村振興實踐指導師,今年又推薦3名農民參評農業農村部農民教育培訓“百名優秀學員”保供先鋒。
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培訓農民11145人,占全年培訓任務的55.7%,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通過農民技能培訓這件市辦實事,全市獲得農民正高級職稱7人、副高級職稱23人、中級職稱314人、初級職稱339人。
在此期間,青島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力克新冠疫情不利影響,以“作風能力提升年”為契機,突出“實”字、力求“好”字,創立“三個三”培訓模式,在培訓體系上做好“三個統籌”,增強培訓系統性,在培訓方向上做好“三個貼近”,增強培訓針對性,在培訓方法上做好“三個強化”,增強培訓有效性。
年度目標:11月底前完成培訓2萬人
為確保完成農民技能培訓2萬人的年度目標,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列為局重點工作進行督辦,年初制定下發《2022年青島市農民技能培訓實施方案》,對培訓任務進行了細化和部署,制定責任清單推動工作落實。會議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克服各種制約因素,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加強質效監督,努力將農民技能培訓辦實辦好辦出成效,確保11月底前圓滿完成全年培訓任務。
下一步,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將認真梳理匯總相關的意見建議,聚焦打造鄉村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總要求,堅持以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滿足農民需求為核心,進一步完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加強理論實踐相結合、線上線下相融合,提升培育質量效能,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周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