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數字化也越來越成為城市競爭的關鍵力量。《數字青島2022年行動方案 》中明確提出,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變革,加快實現城市 “慧思考”、社會 “慧協同”、產業 “慧 融合”、設施 “慧感知”。
在7月8日舉行的局長與大V茶座活動中,青島市大數據局局長張艷介紹了青島在數字化建設方面聚焦的重點工作,以及大數據局如何助力居民的智慧生活。交流過程中,張艷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例,讓大V們感受數據給城市和居民帶來的實實在在變化。
她表示,青島全面推動“無證明城市”建設,以“減證”促“簡政”,推“免證”贏“民心”,著力打造“無證之城”青島模式。截至目前,已匯聚30億數據資源,日均提供數據交換共享服務200萬次,政務數據共享需求滿足率達99.5%。
數據讓政務服務“無感化”
“過去,老人們每年參加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是件很麻煩的事,得在規定時間內現場認證,常常排半天的長隊。后來改成刷臉認證,在家里就可以操作。而現在,我們只要通過大數據的比對,比如在醫院就診、坐飛機等記錄,不用任何操作就可以享受養老的待遇?!睆埰G首先列舉了一個我們熟悉的例子,養老資格實現無感認證,雖然是涉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業務,但是這背后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
“傳統的數據大多多頭交叉且難管理,大數據局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建立一個統一的平臺,打通、整合、共享各部門之間數據,用數據來為城市服務,讓市民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睆埰G介紹,大數據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統籌數字青島建設的頂層設計謀劃。其中既包括重點加強微服務、容器等云原生服務供給能力,推動共性組件、優秀組件庫建設。也包括加強政務數據集中匯聚,完善人口、法人、信用信息、電子證照等基礎庫,完善交通出行、生態環保、自然資源等主題數據庫,支撐各級各部門深度應用,促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再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企業‘非申即享’,企業什么申請也不用填,通過大數據的比對,只要符合條件,獎補資金就到賬了。”張艷介紹,目前青島共推出無感審批事項400余項,涵蓋民政、人社、住建、文旅等10余個業務領域,為全市3萬余家企業提供無感服務。
數據讓市民生活更智慧
打破壁壘,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是建設數字城市的基礎。有了大數據的支撐,如何讓市民生活更智慧,需要的是應用場景的創新。
圍繞老百姓在生活、工作中的堵點、痛點,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正在不斷生長,數據在民生領域顯現出更多價值。在青島,政務服務采用“刷碼、刷臉”的模式將成為主流,“一碼通城”正在覆蓋越來越多的領域,通過一個碼,可以實現身份認證、健康碼、公共交通等功能。
在交通方面,青島將完善“全市一個停車場”。通過智慧停車一體化平臺,盤活停車位存量資源,實現態勢總覽、運行監管、決策分析、備案審核、停車宏觀服務、高精地圖 服務等功能。“前期我們已經開放了企事業單位停車場的共享,目前15萬個車位已經接入,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30萬?!睆埰G介紹。
在醫療方面,“全市一家醫院 ”也正在試點推進。通過數據的共享,將實現醫院之間的診療信息、檢測結果互認,更加方便市民就醫。
對于很多人關注的智慧社區,張艷介紹:“今年,青島的智慧街區數量將達到150個,力爭城市智慧社區覆蓋率達到40%。同時,我們也會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智慧社區、街區建設,探索新型智慧社區合理的運維模式?!?/p>
數據讓城市管理更精準
在微觀層面上,大數據的運用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而在宏觀層面上,海量的數據匯聚在一起,將為城市的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
在城市云腦展廳,記者看到了一張布滿實時數據和智能終端采集實時畫面的大屏幕。通過城市云腦,住建、園林、公安、交通、水務等市直部門及區(市)實現全市聯動、感知設施統籌、數據共享、平臺共用,“一屏觀一城”。平臺的“聰明”之處還在于他能夠感知和流轉。對城市運行狀態的態勢感知、應急聯動、預測預警和決策支持,讓城市治理更精準、高效?!敖衲?,我們將繼續組織各級各部門、各領域數字化應用場景全面接入城市云腦,加強相關系統、數據、資源等充分融合共享,新接入場景不少于50個。”張艷介紹說。
此外,青島作為國家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試點城市,也正在推進城市生命線監測預警的建設?!氨┯攴e水點、?;?、水庫、燃氣、熱力、橋梁等的監測,涉及到城市的安全預警體系,將形成公共安全底線?!蓖晟坪驼细兄K端、打通數據信息、搭建監測全、生產安全、自然災害等感知和預警能力,為城市安全保駕護航。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