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把最美“綠肺”搬到市民腳下!青島太平山公園生態綠道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作為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以及市辦實事的重要內容, 高品質保護提升太平山中央公園和浮山森林公園的重要板塊,太平山公園生態綠道建設圍繞著保護好太平山這一城市生態“綠心”,對標青島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定位,依托山、海、城等城市自然景觀資源和優良的人文景觀資源,以綠色為本底、綠道為脈絡、山水為景觀,以保護為前提,尊重自然、增加綠量、豐富植物種類,建設景區型的市民公園,實現從環境綠化到文化生態的轉變、從植物園林到公共空間的轉變、從市民公園到全域景區轉變。

    截至目前,該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已完成總投資的63%。通過這一項目,樹立科學綠化示范標桿,引領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落實公園城市建設攻堅行動各項任務,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原則: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融入自然

    在設計和推進過程中,該項目堅持生態保護原則。最大限度地保護山體、森林、水系等自然資源,維護生態安全。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以開放、包容為基本理念,充分體現人性化、無障礙、適老化,著眼市民健身休閑需求,完善、提升公園服務設施,充分做到利民、惠民。堅持彰顯特色原則。結合太平山的自然稟賦、現狀、不足,突出歷史特色、文化特色、主題特色,與周邊自然、人文環境相融合,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城市綠化空間。

    “太平山公園生態綠道建設就是要解決當下存在的問題?!惫ぷ魅藛T介紹,首先是景點景觀布置不平衡問題。這一片區的原有景點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東部以山林為主,市民和游客很難進入。這就導致了類似櫻花節等節假日期間,西南區域游客眾多,通行擁堵,而東部片區游客寥寥無幾。第二是幾個園區相互獨立,不融合,貫通性融合性較差。第三是片區里單位建筑多,園容園貌差。第四是動物園設施陳舊老化,存在安全隱患,市民游覽和體驗感較差。

    “高品質提升工程就要先把這四個問題解決。向原來不和諧的地方要綠化、向我們自己這些年形成破壞的地方要綠化、向我們自己的生產空間要綠化,還原自然風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并且讓老百姓進入、跟老百姓融合。”工作人員說,建設“四環一線”,圍繞著四環一線周邊進行串聯,通過城市更新、通過拆違、通過改造、通過恢復修復、通過融合發展,解決了原有景點不均衡的問題,疏散人群,打通了公園之間的連接,打開原有的生產空間變成生活游樂空間,增加綠量、美化環境、文化賦能,深度挖掘新的景點、新的旅游資源,給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空間。

    亮點1:

    新舊動能轉換送上口袋公園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結合著城市更新,通過新舊動能轉換為城市賦能。原中山公園歡動世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通過高品質提升將原有的廢棄園區變成開放式的口袋公園。”工作人員介紹,該園區原有17處游樂設施。經過前期的充分調研論證,保留了3處市民喜歡的設施,拆除其中14處進行恢復綠化,還綠于民。同時,將原來為游樂場設置的公廁,改造成綜合服務驛站,增設救助設施、休息區、充電區、急救站等綜合性的服務設施。通過社會賦能、經濟賦能、生態賦能這一系列提升舉措,送上了一個口袋公園,為市民增加了活動娛樂的休閑場所。

    據介紹,歡動世界改造面積約29000平方米,現已完成施工內容的95%,剩余林下無動力游樂設施,預計7月中旬完工。目前已完成提升綠地空間環境,約15500平方米;補植喬木170余株;改善原有水域為雨水花園,改善面積約850平方米;改造原不透水地面為彩色透水混凝土面層,約9000平方米;保留3處原有游樂設施,改造升級游樂設施4處(已實施3處),增加林下無動力游樂設施1處;公廁改造、綠化栽植、給排水管線、景觀照明、樹池小品等均已全部完成。

    亮點2:

    環山綠道讓市民抬腳進公園

    在靠近歡動世界的岞山路上,太平山生態綠道示范段正在全力推進施工。該示范段位于中山公園西南部,緊鄰岞山路。東起中山公園南門,西至西南水面,全長500米,綠道寬度4米。綠道沿線布置照明、監控、音響等設施,沿途設置驛站(含公廁)一處,面積約210平方米。示范段建設引入智慧設施,設置智能打卡樁,智能互動大屏等硬件設備,突出“智慧、生態”的綠道特色。目前,二期樣板段防腐木園路已完成26%,完成綠化用地整理53%,預計7月中下旬全部完成建設。

    “我們就是要通過環山綠道段,把公園和居民生活全面打通。”工作人員說:“我們本著讓老百姓抬腳就可以進入公園的原則,在沿著太平山最貼近周邊市政道路的區域最大化、最大限度放了一圈,拆除圍墻,修建環山綠道。環山綠道是我們把整個山打開,與居民的生活環境融合,把園林最大限度的讓百姓感受到的一個措施,讓老百姓能進入、能參與,能在里面游玩?!蓖瑫r,還將引入全球頂尖體育運動平臺,通過智能光影陪跑系統、人臉識別系統等打造高品質智能化休閑健身場所。引入世界頂端的智能休閑場所。

    據介紹,環山綠道是太平山中央公園規劃“四環一線”綠道板塊之一,全長7.75公里。通過合理設置觀景平臺、休憩亭等園林小品,配備服務驛站、路燈、視頻監控設施,滿足市民步行休閑娛樂需求增強群眾體驗感。計劃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環山綠道貫通,2023年3月底前向市民開放。

    亮點3:

    拆違還綠造景打造“世外桃源”

    “桃園區是太平山公園生態綠道建設的重要節點。一是因為它面積大,占地8.2萬平方米。近年來在市區,更不用說中山公園了,少有的能打開如此大面積的空間給老百姓。更因為它體現高品質保護提升多個亮點。”工作人員說:“桃園區就是原來生產公園水蜜桃的生產區間,這次我們下狠心,進行拆除違章,拆除現有不必要的違建房,進行修建道路、打造觀景平臺和登高觀景點,老百姓可以在春季進入觀賞桃花,平時可以進行開放游園。就是將生產和生活融合,將人與自然融合,這就是挖掘。通過生態修復,拆違還綠,采石坑修復、水系打造,實現了深度挖掘自然景觀、實現了生產和生活相融合,體現了共治共建共享,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完美詮釋?!?/p>

    桃園建筑拆除點位于市級公園管理中心中山公園東側桃園,新建景點“海棠春樾”北側。現狀有待拆房3處,磚結構平房,建于上世紀70年代,為配套中山公園桃園管理使用至今。6月26日,7月2日,市園林和林業局連續2次組織相關人員到太平山中央公園,調研、推進現有建筑整治工作。進一步明確中山公園桃園管理房等5處現有建筑的拆除時間節點。7月3日,太平山中央公園拆除中山公園桃園處房屋3處,總面積256平方米。

    “這一片區連續三個景點,一個是花溪谷,一個是桃園山語,一個是海棠春悅,這三個節點各有特色?!?工作人員介紹, 太平山一期綠道建設中,桃園建筑拆除點規劃為“海棠春悅”景區,根據規劃,U型房改為中山公園博物館,南側海棠春悅景區水系和水榭。海棠春樾水系節點原有場地上有多棵大樹,姿態優美,新的設計中對大樹予以保留,并結合其所在位置設置觀景休憩平臺,以增加景觀的整體觀賞性和互動性。改造后的水體銜接了道路兩側沖溝,在增加自然置石的 襯托下,整個場地顯得更具有自然感。

    “花溪谷節點原來是個采石坑,通過采石坑恢復綠化,打造一個年輕人喜歡去游樂的、非常浪漫的私密空間。為什么叫花溪谷,就是全部是各種花卉配在一起。”工作人員介紹,花溪谷設計主題為“清風徐來 漫花曉醉”,結合場地現狀對花溪谷地形地勢進行疏理,利用谷地地形及林下空間,種植層次豐富的景觀綠化。層層疊疊式的花境景觀,讓人陶醉其中,心曠神怡;輕盈浪漫的林下花海,游人漫步體驗浪漫之境。項目總施工面積9100平方米,已全部完成園路鋪裝,擋墻、截水溝建設,野花播種、地被栽植等建設內容。

    桃園山語節點原來是成片的桃園,我們將部分需要淘汰和老化的桃樹進行更新,把道路和沖溝水系進行梳理,打造水系景觀。春天可以觀看桃花景觀,平時可以在制高點觀看眺望山海城美景和中山公園西南部的園容園貌。櫻花節期間,櫻花路盡收眼底,第一海水浴場、小魚山,在眼前形成一幅畫卷?!惫ぷ魅藛T說,桃園山語節點位于太平山桃花源內,其總面積約為3.35公頃。植物品種以碧桃種植為特色,給人沉浸式的景觀體驗。通過峽谷,進入桃林之中,豁然開朗。漫步桃園,園路曲折迂回,落英繽紛。沿園路兩側設置亭廊,供市民休息。連通沖溝及三處水系,形成層層跌水,增添景區靈氣。目前,現場擋墻砌筑完成100%,景石擺放完成100%,園路完成20%,栽植喬木完成72%,地被及草坪完成55%,給水管線完成96%,亮化管線完成95%,本節點區域預計10月中旬完成建設。

    亮點4:

    深度挖潛“挖”出浪漫牡丹園

    “緊鄰桃園的牡丹園本身是桃園調整出來的。因為在綠道邊上,所以我們結合著綠道建設又對牡丹園重新,深度挖潛挖掘出新的空間,增加了接近三分之一的空間?!惫ぷ魅藛T說:“中山公園老職工都清楚,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時候,該處從2號房往上還是一條狹窄的泥濘的上山小路,兩側包括現在的牡丹園。這片區域就是生產區,以前老百姓不可能過來。近年來,我們逐漸地提升優化,不僅進行了面積的擴大,還加大了力度,做了有木棧道有小橋的漂亮景觀。原來的櫻花苗圃,我們保留了現有的櫻花,在里面增設了林下小路,把牡丹園打造成一個更加浪漫的休閑中心。這都是挖潛給老百姓拓展出來的空間,以前從未有過這么大的力度對老百姓進行開放。通過不斷地把我們的生產空間讓給老百姓,挖掘休閑空間,給老百姓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亮點5:

    登高觀景線讓山海城盡收眼底

    “如果說環山綠道是把公園搬到市民腳下,那么,登高觀景線則是將美景送到大家眼前。”工作人員說:“登山觀景線項目北起植物園西北門,南接植物園花道,全長1.2公里。登高觀景線原來是一條羊腸小道,是老百姓自登山者自發踩出來的羊腸小道。從太平山路上電視塔,往下走,穿過植物園區域的。這條線路經過現場踏勘以后,我們認為應該把它打造成一條最美的觀景線路。它全部在林下,在密林中穿梭,不需要破壞生態,我們因勢建設一條木棧道,沿途有石頭景觀,還能透過樹掩映看見遠處山海城的特色,必將成為一條網紅打卡路。將來還要賦予它文化,增加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特色文化科普大道?!?/p>

    據介紹,登高觀景線在最高點設兩處懸挑觀景平臺,2處景觀小品,菠蘿格防腐木鋪裝2500平方米、山體生態修復綠化13000平方米。項目將打造青島最美登高觀景線,方便市民和游客登高觀賞青島的海岸風光。2022年2月6日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計劃2022年7月底完成建設。

    亮點6:

    溯源綠道講好“百年故事”

    溯源綠道是一條以公園百年歷史文脈為主題的綠道,串聯了公園的人文景點:從青島起源會前村遺址開始,沿路經過百年櫻花路、孫中山紀念雕像、孫文蓮池、小西湖、花卉園、月季園、玉蘭園、牡丹亭、桃花源、云霧谷、桂花園以及多處傳統歷史風貌建筑等。

    溯源綠道全長2.4公里,其中新建長度約500米,共有2處出入口與市政道路順接相連。新建部分與現狀路樣式統一,采用瀝青路面,并在地面劃線粉色和墨綠色,梳理新建綠道兩側綠化,提升綠道景觀,兩側以現有高大喬木為主,基底色為單一綠色;以綠道兩側的主題植物為參照,地面彩繪樹葉圖案,通過熱熔模壓造型和無機自發光材料結合的工藝進行噴涂,滿足夜景效果,活躍綠道氛圍,提升綠道的整體形象,展現“溯源綠道”的特色亮點,打造新的打卡地。新建溯源綠道計劃8月初完成建設內容。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