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普惠民生福祉,綠色動能助力產業升級。在全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青島能源集團充分發揮“能源安全保障”“能源轉型發展”“能源戰略合作”三大戰略功能,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和能源產業升級步伐,不斷擴大清潔能源綜合利用規模,積極探索具有青島特色的城市“雙碳”實現路徑,打造綠色發展的閃亮城市名片,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強大綠色動能。
能源轉型,跑出產業升級加速度
青島作為全國第二批、全省第一個國家級低碳試點城市,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對2016年以前建成的以及35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進行全面改造或替代。這承載著全市能源結構轉型重任,事關經濟社會長遠發展。
青島能源集團作為市直大型能源供應服務企業,擔綱實施全市“煤改氣”這一能源供給側重大改革。在國家“雙碳”戰略指引下,迅速啟動“煤改氣”三年攻堅戰,計劃將市區44臺供熱燃煤鍋爐全部以燃氣鍋爐替代,實現能源利用的升級換代。
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海濱表示,充分發揮全市能源行業的平臺作用和領軍地位,站在全市角度謀定能源轉型航向,做好“大能源”格局下的“氣熱一體化、區域一體化”發展,實現青島市供熱的全面清潔化,給廣大市民“碧海藍天”。
“市區無煤化供熱、市域能源利用清潔化”正一步步從愿景轉變為現實。2021年,青島能源集團關停了8臺燃煤鍋爐,建成4臺燃氣鍋爐,新增清潔能源供熱能力372兆瓦,集中供熱邁入全面清潔化的新階段。在此之前,一系列配套工程為全市供熱結構調整奠定堅實基礎,1個月完成福州路等主干道地下頂管4處,3個月敷設高溫水管線13公里,5個月建成和改造換熱站49座……一連串數字足以印證建設者的魄力與能力。
“如此的供熱施工進程在島城史無前例,從3月份籌備到10月份投產,任務非常艱巨。重大任務面前,考驗國有企業的使命擔當,我們唯有全力拼搏”。工程參與者感慨歷程不易,但言語中流露出更多的是成就感與自豪感。那段時期,時??梢娛┕がF場通宵奮戰。為避免擾民和影響交通,開挖、碎石、裝卸等工序盡量集中在對居民生活低影響時段進行;每次管線過路都利用夜間突擊完成,確保第二天清晨及時完成管溝回填。
配套工程規模龐大,系統復雜,且存在路由與周邊建筑、其它管道、電纜網線交叉等施工困難,必須周密統籌,審慎而行。集團專項領導小組高頻次現場調研反復論證,對預定施工的23條道路優化為18條,最大限度縮短施工周期。根據熱源分布優化整合供熱區域,縮短管線總長度,降低施工投入,而且對后期運行的經濟效益將產生累積增量,這是智慧創造效益的又一點睛之筆。
2022年“煤改氣”進入加速攻堅期,青島能源集團以決戰決勝姿態,壓茬推進各項工作,堅決打贏“煤改氣”項目攻堅戰,交出年度市辦實事的高分答卷。濱海能源島項目已完成本年度第一臺116MW燃氣鍋爐建設,打贏年度項目攻堅首場“漂亮仗”。目前,涉及熱源替代更新的燃煤鍋爐拆除工作任務也已完成過半,新建燃氣鍋爐自6月份陸續開工。到今年10月底,6個熱源點共17臺燃氣鍋爐建成運行后,將新增3500萬平方米的清潔供熱能力。
據了解,僅是2021年實施“煤改氣”三年行動的第一年,就已實現降低碳排放50萬噸,這給優化城市發展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帶來了深刻變化。
“零碳社區”,匯聚城市發展新動能
起步早、起點高、啟動快,青島在邁向碳中和進程中率先有為。2020年,青島首個“零碳社區”項目在青島奧帆中心開工建設,這也是全國首個既有城市建成區中的零碳社區項目,并獲評“零碳中國”優秀案例及技術解決方案、三星綠色建筑標識等多項殊榮。
項目規模占地45公頃, 建筑面積22.71萬平方米。項目完成后,每年能夠直接節約用電量303萬度,節約用熱量2.2萬吉焦,節約燃氣量5500標準立方米。同時,每年直接減少碳排放8663噸。如此顯著的經濟、社會、環保效益,足以證明這是一次劃時代的業態重塑。該項目突破傳統單一節能理念,致力于向系統整合更強、技術含量更高、綜合應用更廣、設計內涵更豐富的前瞻性“零碳”目標邁進。
青島能源熱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仲家驊表示,創新理念應當與時俱進,實現“零碳”戰略必須從運營模式更新出發,謀求跨行業強勢聯合,締造新的產業形態。以“零碳社區”為例,發揮天然資源稟賦,利用海水源熱泵、太陽能光伏光熱、風力發電、污水源熱泵、工業余熱和燃氣等技術,實現高效清潔供能;全面提升設計、建造和運維水平,形成零碳社區解決方案與核心技術;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與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能量消耗、能效評價、能量調度和安全保障的智慧管理。
仲家驊介紹,在奧帆中心零碳社區的示范效應下,青島西海岸新區零碳先行區、青島動車軌道產業示范區綠色低碳示范區等也加入到零碳社區建設中來。通過建立綠色低碳孵化基地,形成綠色低碳產業布局,有助于快速推廣奧帆零碳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綠色低碳社區建設高潮。
從供能端、用能端、操控端等全方位實現節能,喚起公眾“零碳”意識、倡導“零碳”行動、推廣“零碳”經驗,加快碳達峰、碳中和前進步伐,這才是“零碳社區”建設所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共享共贏,為客戶量身打造專屬方案
冬季供熱夏季制冷,能耗大成本高怎么辦?尋求最大限度節能降耗才是根本出路。一致目標讓市場用戶與供能企業步入同軌列車。作為深耕供能領域數十年的青島能源集團,以專業化的技術、服務和品牌優勢,當仁不讓承擔起為客戶提供個性化“一攬子”供能方案的責任。
在中央商務區,一棟商住兩用綜合商務樓采用水冷螺桿機組進行夏季制冷,由于對新技術缺乏掌控,經營方處于長期虧損的尷尬境地。青島能源集團收到代管委托申請后,開創性的應用“谷電蓄冷”技術解決了夏季制冷成本倒掛的難題。實施三項技改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示范效應。一是改造水泵變頻控制,約可節電30%;二是增設自控運行系統,合理設定運行曲線,實現供能與需求的最佳平衡;三是安裝蓄冷水箱,在谷值電價區間完成制冷蓄冷,進一步降低運行成本。
為用戶量身打造集約化供能方案受到市場普遍歡迎,市立醫院(東院)供熱供冷、海爾全球創新模式研究中心中水源冷熱聯供、亞馬遜聯合創新中心等一批大型供能項目均由青島能源集團承接改造和托管。集團在小型分布式清潔能源項目開發上也積累了充足的技術儲備,鳳凰印染供熱項目采用污水源提取熱能;北大資源廣場商業綜合體以電和天然氣聯合供能,同步進行煙氣余熱回收;環球金融中心一期采用溴化鋰、磁懸浮冷水機組等技術,進行“冷、熱、電”三聯供。目前,分布式清潔供能項目已經成為青島能源集團加快建設現代化能源產業鏈、智能化能源供應鏈的重要載體,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綠色能源保障。
展望未來,青島能源集團將乘著青島市爭創全國碳中和先行示范區的東風,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和能源產業升級步伐,大力推動“氣熱一體、多能互補,產業融合、綠色低碳”發展,致力成為國內綜合能源利用的引領者,譜寫“青島能源,讓生活更美好”的絢麗篇章,為青島建設“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貢獻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